-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短歌行对酒当歌为例分析曹操的人才策略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以短歌行对酒当歌为例分析曹操的人才策略 1
一、以《短歌行·对酒当歌》分析曹操人才思想 2
(一)求贤若渴 2
(二)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 2
(三)诚心纳才 3
(四)厚待人才 3
二、人才策略分析 4
(一)求才若渴——求才三令 4
(二)为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因才施器 6
(三)诚心纳才——识才、爱才、礼才 6
(四)厚待人才 7
文2:曹操短歌行的结构特征与赏析 8
一、《短歌行》的结构特征 9
二、对《短歌行》的赏析 12
(一)从诗歌本身的艺术风格上分析 12
(二)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分析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正文
以短歌行对酒当歌为例分析曹操的人才策略
文1:以短歌行对酒当歌为例分析曹操的人才策略
首先研究诗歌方面的:比如孙桂平《曹操诗解辨笺》(《集美大学学报》2008年7月03期)进一步解释短歌行的寓意,探求《短歌行》是“横槊赋诗”还是配合“求贤令”抑或是宾主酬唱说,还是另有其它寓意。
其次研究人才策略方面的:比如赵昆生《析曹操“破浮华交会之徒”与“唯才是举”》(《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认为在曹魏政权建立、巩固的过程中,“破浮华交会之徒”和“唯才是举”是曹操消除汉末士大夫异己势力与选拔人才、构建势力集团的两个重要步骤。
以上仅单方面研究曹操的诗歌或单方面研究曹操的人才策略。而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曹操卓越的驭才策略是在其人才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本文试着以《短歌行·对酒当歌》为例分析曹操的人才思想进而分析他在这种人才思想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人才策略。
一、以《短歌行·对酒当歌》分析曹操人才思想
(一)求贤若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作者在这里强调他非常的忧愁。而为何忧愁,愁到“忧思难忘”?一则对一个具有雄才伟略,希望建功立业的雄主来讲,人生苦短,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日为实现霸业难以预料。不可谓不愁心。二则曹操忧愁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为己所用,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这一节曹操不仅将自己焦虑建业的心情寓意在字里行间,更是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思淋漓尽致的表述给天下的才子们知道。
(二)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在这一节里,省略的两句“纵我不在,子宁嗣音?
一句“纵我不在,子宁嗣音?”表面是说服人才投奔他,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见实质上蕴含着曹操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的人才思想。
(三)诚心纳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明明如月”化用了《诗经·陈风·月出》,《月出》中的“皎”、“皓”、“照”字,正好与“明明”一词相衬。而《月出》中“劳心”一词也可看作《短歌行》中“明明如月”的主语,不过曹操的“劳心”系托男女之情喻对贤才的渴慕。故“明明如月”四句,是说自己已经将渴慕人才的意思表达得像月光一样明白,而思念人才的焦虑(即“劳心”)却不能为人所识察。
此节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表态自己诚心纳才的思想。
(四)厚待人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者替贤才忧虑找贤主的彷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则,说明曹操吸纳人才的度量。另外,清代陈沆《诗比兴笺》云:“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2,43-44]。曹操也看到这一形势,又深谙“贤才择主而栖”的士传统。所以后四句曹操表明自己要学习周公虚心待贤才的态度。
这节诗人以周公殷勤待贤自勉,同时也向“才子”表明自己要效法周公厚待贤才。
二、人才策略分析
在求才若渴,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诚心纳才,厚待贤才的人才思想指导下,曹操采取了一系列人才策略。一则因求才若渴而发布了“求贤三令”,二则在为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的思想引导下所采取的因才施器措施,三则践行诚心纳才在识才、爱才、礼才方面的作法,四则是在厚待人才思想下执行的激励机制和采取的奖赏措施。
(一)求才若渴——求才三令
通称的“求才三令”,是建安十五年《求贤令》,建安十九年
《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建安二十二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求贤令》(建安十五年)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