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学习心得体会及感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中药学习心得体会及感悟 一、与中医的渊源 对中医、中药我自小是有接触的,小时候住的巷子对面 就是县城的中医院,印象中生病了妈妈就会带去中医院找相 熟的医生看病,有时妈妈晚上才得空,就去医生的家里看, 医生都是相熟的乡邻,吃上几剂中药病就好了。外公、舅舅 是开中药铺的,小时候去外公家对那一整面墙的各种中药也 是充满好奇的,没事就在柜台看表姐给客人捡药,当时很佩 服能她能记得那么多种药分别放在哪个抽屉里。大学毕业刚 工作时还看过《思考中医》、《人体使用手册》等畅销书,当 时感觉中医博大精通、好玄妙,好难懂。但是在大城市生活, 中医反而渐渐淡出身边,生病了还是习惯去看西医,各种检 查、各种西药和输液。去药店买药,药店也是经常给你推荐 各种头泡啥的消炎药、激素、抗过敏药。等自己有了小孩, 也是一生病就去带去医院看医生,看多了发现医院都是标准 处方的,诊断是什么病后在系统里选药,基本所有的小孩都 是开一样的药。我儿子咳嗽,在医院喷雾吃头抱就减轻,但 是停药后没多久又加重,反反复复,我对西医产生了质疑。 身边有朋友建议看中医调理一下,我开始留心别人介绍的好 中医,自己也有意识多看中医有关的书和课程,买了一堆黄 帝内经之类的讲阴阳辨虚实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书。总而言 之,个人是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的,但是苦于没老师带入门, 那一张张药方每个字都认得,但是却不知道功效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用药不同。 二、初识经方 第一次听说黄煌教授的《中医十大类方》是在孟倩老师 的中医课程上,她推荐了中医初学者的几本书之一,书是屁 颠屁颠都买回来了,可惜自己还是看不懂吃不透,最后束之 高阁。机缘巧合,2023年初看到古求知老师有开“大众经方” 班,知道古老师是黄煌教授的高徒,赶紧报名学习。那期课 程,古老师是按常见病分类,给介绍各个常用经方。比如咳 喘病的经方有: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半夏厚朴汤、小柴 胡汤、大柴胡汤。一边学习,一边也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开个 方练练手。记得:给感冒肩颈痛的同事开过葛根汤,给痛经 的同事开过红花酒和温经汤,给高血压失眠的妈妈开过黄茂 五物汤,给口腔溃疡的老公开过甘草泻心汤,给自己开过越 婢加术汤等。但是在根据病症具体选用方时,还是似是而非, 抓不准方证。但是起码通过学习知道了常用经方的名字和大 致的作用,把经方比喻作人的话,就是认识了这个人,人跟 名字对上号了,但是这个人的性格和本领还摸不透。 三、辨别体质 接触经方后,对黄煌师爷是向往不已,师爷来广州的讲 座热情高涨地参加了,2023南京的经方班也请假去南京参加 了,通过学习对黄煌教授的体质学说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学 会从一个人的体型、外貌、神态、性格来辨别是什么体质的 人。每首经方都有它适用的方证、适用的人群,适用体质的 人用该方就安全、起效快,“方--病一人” 一体辨证治疗。 平时我也有意识去找身边的“柴胡人”、“半夏人”等,建立 了根据体质类型去选类方的思路。比如柴胡体质的人感冒用 小柴胡汤,麻黄体质的人感冒用葛根汤。作为理科生的我不 禁就想捷径:是否可以从《中医十大类方》附注的病名所用 的方里按体质用方?但是古老师说:这样学经方就学死了, 经方是很活的,要抓“方证 四、跟诊 都说百闻不如一见,“舌淡”、“苔黄腻肌肤甲错”、“半 夏线”等辨方证时老师经常提到的“证”到底是怎样的?非 常庆幸古老师开了跟诊班,第一时间抢了个席位。通过几次 跟诊,体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也解了之前的很多困惑。 .老师问诊很详细,吃喝拉撒、睡眠、心情都不放过, 面诊、脉诊、舌诊、腹诊、腿诊全面来看,然后抓最重要的 点(最大问题)来用方,然后再通过加减味来覆盖其它或然 证。 .经方治病靠的是方,不是药。同一味药,不同的配伍, 效果就完全不同。老师开方的思路是合方,而不是合药。就 像打仗靠的是排兵布阵,而不是单个兵。 .一定要抓主证,可能诉求的是不同的病但只要主证是 一样的,那就是用相同的方。有次跟诊好几个病人是不同的 病,但最终用的都是血腑逐淤汤加减。 .病症明显的或急症,就只从病考虑开方;慢性病或调 理体质的更多的是从体质考虑开方。 .要重视病人的性格、情绪。比如性子急容易发脾气的 人,是身体失衡了,用对药了,就不容易发脾气了。就正如 不同性格的人容易得的病也是不同。反过来,病人若能主动 改变他的性格,去除了致病的根,自然病情也会有所好转。 .对药方里药的用量也有了较直观的认识,一般尽量按 原方比例用,一般药用量是20g,细辛是3g,麻黄5g等。 五、总结 诚如老师说的“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的人”, 中医是以人为本,做的是“拨乱反正”事,将病的人纠正成 “中正平和”之人。经方是学中医的捷径,经方是中国流传 千年的瑰宝,感谢古老师的倾囊相授,我后续会多多研读老 师相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文档评论(0)

183****0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22143242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