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勒 克莱齐奥的文学创作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不仅表现出浓郁的异域风情,更关注着主流文明之
外的人类生存,刻画了人性中为文明所隐匿的暗流汹涌.以创作提醒着
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所有悲剧的发生,并将所有本质抽脱出来
置于舞台的前方。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非主流文明;流浪;童话寓言
1勒·克莱齐奥创作主题的形成
1.1叛逆家族的传奇家史
1940年4月13日,勒·克莱齐奥生于法国海滨城市尼斯。由于出生在
二战期间,勒·克莱齐奥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山间村庄,在德国占
领军和纳粹的阴影下度过。虽然生活在南部小村庄,但战争仍然给勒·克
莱齐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些记忆后来反映在他的作品里。1947
年,勒·克莱齐奥8岁,他踏上了去非洲的旅途,跟随母亲和弟弟一起
前往尼日利亚探望在那边为英军战时医生的父亲。正是在这次为时近一
个月的旅行中,他开始了最初的写作。
1.2四海为家的流浪人生
勒·克莱齐奥的人生,充满了浪迹天涯的漂泊感。10岁时,勒·克莱齐奥
和家人重返尼斯。1957年,他高中毕业后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
英语,随后又回到了法国尼斯的文学院,并于1963年在那里获得了文
学院的文学学士学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诉讼笔记》,并被当时
的评论界认为可以和加缪的《局外人》媲美。那年,他23岁,小说《诉
讼笔记》在与龚古尔奖失之交臂以后,荣膺当年的雷诺多大奖,年轻的
克莱齐奥就此蜚声法国文坛。1983年,他以一篇关于墨西哥印第安文
明历史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1990年起,勒·克莱齐奥轮流居住于阿尔伯克基、新墨西哥、毛里求斯
和尼斯,并辗转于世界各地任教。期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从日
本到南美,从非洲到南亚。而他的旅行印记,也清晰无误地投射在作品
中,小说主人公所经历的那些文化冲撞,也正是他亲身经历的写照。
2勒·克莱齐奥的创作特点
2.1从实验文学到新寓言派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63年至1975年间,他
的小说师承新小说派,小说极具实验色彩,探索的主题主要有疯癫、语
言和写作本身。到了20世纪下半叶,文学特别是小说从特性上讲,渐
渐地从沉重走向轻逸。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等现代主义作家无不表现人
类重大的主题,并且采用相应明显而尖锐的形式来实现。
2.2童话式外衣
从艺术手法上说,勒·克莱齐奥有着不懈的追求与开拓,可以说是刻意求
新求奇,而又不拘一格。观察人微、描写细腻是他的最大特色。他用优
美的词语构筑了一个与现实隔离的透明城堡,结构略显松散,堆积无序,
内容不连贯。比如行文中夹有剪报和电话簿页、物件列举,甚至排字游
戏,明显有形式主义的性质,可以看出是作者有意为之。但在后来的作
品中他逐渐开始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对物件做细致且恰到好处的
描写,使人想到新小说;人物不连贯、无意义的对话使人想起荒诞派戏剧;
而许多跳跃性极大的比喻可说是象征主义式的,很有“通过一个故事来
讲述哲理”的特点。
2.3流浪后的回归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流浪汉们似乎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流浪者。
勒·克莱齐奥最初阶段的创作,围绕疯狂的爱情和语言主体,表现了一位
创新者和叛逆者的精神。第二阶段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趋向
对精神和人性投人更多的关注。
3勒·克莱齐奥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启示
3.1以文学探索生态文明之路
作为 “对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探索者”,勒·克莱齐奥的作
品多以漂泊流浪的边缘人物为主角,这些人物有意识地生活在现代主流
文明之外,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具感官性、直觉性,对生活更有强烈的
热情,通过探索他们的生活和世界观,勒·克莱齐奥表达出了自己对原始
的文明传统、野性的古老文化的关注,以及对当代世界工业化文明的置
疑和对抗。
3.2引导未来小说之路
克莱齐奥像所有有雄心的小说家一样,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自供自给的
世界。克莱齐奥如是说: “我觉得世界要比上帝更广阔,我认为上帝的思
想包括在世界之中。”他试图在一瞬间通过某一奇异方式表达他创造的
世界,他要创造的是世界,因而他说他是某一个可以创世纪的上帝。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形容成“新的旅程、
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从七八岁开始尝试写作的勒·克莱齐奥,也
的确如评语中所言,以文学探索了 “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和为文明隐匿
的人性”。而无论是前期的实验奇幻,后来的简约流行,以及寄现实于
幻想,勒·克莱齐奥的小说,都好似一则则寻找人性的“新寓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