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冲称象文言文阅读
【篇一:曹冲称象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选自,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注释】智:智慧若:相比欲:想要意:意识及:达到致:送到
太祖:,即曹冲之父访:询问
群下:手下群臣理:办法;道理校:通 较 ,比较物:物品
悦:高兴,开心
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尝:曾经。
咸:全,都置:安放。焉:于,对它
【翻译】
曹操的儿子曹冲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孙权曾经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 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篇二:曹冲称象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一)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③。冲曰:?臵象大船之 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④可知。?太祖悦,即施行 焉⑤。
补充注释:①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②太祖:曹操。
③出其理:想出称象的办法。
⑤施行焉:按这个办法做。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①及 ②访 ③咸 ④臵 ⑤即
2、解释下列句子中?若?的意思
①有若成人之智 ②若出其中
③中有楼若者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3、解释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
①欲知其斤重 ②必细察其纹理 ③人皆吊之,其父曰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⑤楼渐低,可见其顶 ⑥其恕乎
4、翻译画线句子:
5、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赞美了曹冲年幼却聪明过人?
6、曹冲是著名的少年聪明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这类人物很多,请再 举一个例子。
(二)蚌方出曝(晒太阳),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夹住)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 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舍?的用法:
①两者不肯相舍 ②太丘舍去 ③又渐如高舍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今日不雨 ②鞭数十 ③ 传不习乎
④温故而知新 ⑤死者十九 ⑥天雨墙坏
⑦听取蛙声一片 ⑧幸甚至哉
3、仿照例子,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例句:渔者得而并禽之 禽通?擒?捉住
①项为之强 通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
③路转溪桥忽见 通 ④是知也 通
⑤诲女知之乎 通 ⑥一切乌有 通
⑦裁如星点 通 ⑧尊君在不 通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5、这则故事是成语 的来历,意思是
6、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育,请简要谈一谈。
(三)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指孔子立身靠着横木,表示重视)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连着有几件悲痛的事) 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死于虎, 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苛酷的统治)。?夫子曰:?小子(年轻人)识(记住)之,苛政猛于虎也。? 1、依次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1
①过 ②之 ③使 ④之 ⑤
2、解释下列句子中?然?的用法
①怡然自得 ②忽有庞然大物 ③不觉呀然一惊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⑤则黯然缥缈 ⑥尘气莽莽然
⑦然数年恒不一见 ⑧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4、本文揭示了繁重的赋税对劳动人民的伤害之大,而反映这种情况 的古诗词名句也很多,
请再写出一句这方面的古诗句。
(四)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卖)金(金子) 者之所(地方),因攫(抢)
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
见金。?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①衣冠 ②之 ③因 ④去 ⑤之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
(五)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 以(用来)处子(安顿
儿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吆卖(沿街叫卖)之事, 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
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古代的祭祀仪式)揖让 进退(宾主相见的礼仪)
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其舍近墓 ②太丘舍去 ③又渐如高舍
④遂居焉 ⑤居数月,将胡俊马而归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3、这则故事可用 (四个字)作标题,说明 对于成才的重要性,这可用 这个成语来概括。
(六)孟子少(年轻)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突然停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