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秀成及其著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李秀成及其著述 读了齐本玉关于李秀成自我评价的文章。 一 李秀成并非罪犯,是一个深谋远忧的人 到目前为止,对被反革命刽子手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之前的李秀成的忠于太平天国,国内史学界是没有人表示过异议的。可是,对被俘后的李秀成是否仍忠于太平天国,大家却有不同的意见。戚文坚决认为,被反动头子曾国藩的军队俘虏后的李秀成,“丧失了革命气节,背叛了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一个“变节分子”。 我认为,戚文给李秀成下的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要来评论李秀成在被俘后是否忠于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首先应当注意和研究的,是全面估计被俘后的李秀成在敌人面前的实际表现。 关于李秀成从被俘至就义的情况,曾国藩兄弟的机要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里记载得很详细。他写道: “闻生擒伪忠王至,中丞亲讯,置刀锥于前,欲细割之。……叱勇割其臂股,皆流血,忠酋殊不动。” “晚同周朗山至伪忠王处与谈良久。……余云:‘何不早降?’曰:‘朋友之义尚不可渝,何况受其爵位!’……余知其无实在过人处。因问:‘汝今计安出?’曰:‘死耳。顾至江右者皆旧部,得以尺书散遗之,免戕贼彼此之命,则瞑目无憾’。” 李秀成是在写完自述后的当天(同治三年七月初六)傍晚遭杀害的。赵烈文在这一天的日记上记着: “伪忠酋李秀成伏法。……傍晚赴市,复作‘绝命辞’十句……,叙其尽忠之意,遂就诛。” 赵烈文在所写的日记里极尽其诬蔑太天军之能事,不过,他的日记仍留下这样一个事实:李秀成在被俘押解到了清营以后,尽管凶狠的敌人用刀锥割刺得他遍身鲜血淋漓,但他并未向敌人讲过半句乞怜话,甚至在酷刑进行过程中,连身子都没有颤动过一下。他自不幸被俘的那天起,便抱定了以身殉国的决心,他以“死耳”这样斩钉截铁的语言,回答了敌人的探问。李秀成又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在视死如归的同时,他利用自己就义前的这一段短促宝贵的时间,抓住敌人想早日解决当时尚活跃于大江南北的数十万太平军的机会,忍辱负疚地为恢复太平天国革命政权进行了斗争。当他知道了自己的深谋大计已被老奸巨猾的曾国藩着穿,敌人决定要杀掉他免留下后患时,他在临刑前提笔大书了十句“绝命辞”,纵情倾叙了自己对太平天国的“尽忠之意”,然后再从容不迫地就了义。 李秀成从冷对敌人刀锥酷刑之日,直到从容以身殉国之时,、这是一段多么悲壮的历程啊!他是以本人的实际行动,最终表明了自己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被俘后的李秀成仍忠于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我们还可以从反革命刽子手曾国藩等人对李秀成的评论和坚持要杀掉他的奏稿中得到证实。 曾国藩和赵烈文在谈到对李秀成的看法时,曾不约而同地认为:“此贼甚狡,不宜使入都。” 曾国藩、赵烈文之流论李秀成的所谓“此贼甚狡”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让我们引一段在江苏吃过李秀成很大苦头的李鸿章的自供吧。李鸿章在给曾国荃的一封复信里说:“两年以来,与忠逆搏战最多,既深佩其狡猾,更积恨其忠勇。” 曾国藩本人曾向清廷解释过将李秀成就地杀害的两个原因,即:一、“李秀成自知必死,恐中途不食,或窜夺逸去,转逃国法” 当然,曾国藩要在清廷旨意到来之前处死李秀成,怕命解送李秀成赴北京而李进京后在清廷面前“捣他的蛋”(罗尔纲先生语)是一个因素。但是,我们也决不能把这一点看作为李秀成在南京被杀害的主要原因。在当时曾国藩已掌握军队实力的情况下,即使李秀成被解送进京,并且真在清皇帝面前捣了曾国藩的蛋,清廷也不能怎样奈何曾国藩。在处理所谓“李秀成原供”的问题上,曾国藩就是违背主子的旨意而没有把这个“供词”原稿送交军机处备查的,结果清廷也还是不了了之。 李秀成在被俘后仍忠于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这在他那因别有政治企图而故意谀敌连篇、污己满纸的自述里也可以找到根据。李秀成在自述里曾写过:“我愿将部下两岸陆续收全投降,而酬高厚,以对大清皇上,以赎旧日之罪。若我主在邦,我为此事,是我不忠,今主死国亡,我兵数十万众在外,我不能卫国,又听我兵害民,皆我之罪也。”11在这一段话里,李秀成一方面对敌人说自己过去有罪,有对不起“大清皇上”的地方;另一方面又说自己不能保卫太平天国也有罪。这表面看来确是矛盾的地方,恰好是表明李秀成“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所在。在这儿,李秀成的所谓“以赎旧日之罪”云云是虚的,无意间流露出愧对太平天国和广大人民之情则是实的。我这样说,是因为在李秀成的内心里,占重要地位的是太平天国,所谓“高厚“、“大清皇上”是没有占多少位置的。如果我们翻开《李秀成自述》原稿,就会见到李秀成在第一页头一次写上帝和天王时,将上帝抬了四格,将天王抬了两格,而在写称曾国藩为“老中堂”时,仅仅抬了一格。这不就清楚地表明了太平天国和它的敌人在李秀成的内心里谁重谁轻吗? 根据李秀成在被俘后的实际表现,曾国藩等人留下的证据,以及李秀成在自述里有心掩饰无意间流露出的仍忠于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真实感情,我认为有充足的理由说:李秀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