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2024年
2023年-2024年
14 穷 人
在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俄国劳动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记叙的就是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两个孩子的故事。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轰鸣、抱怨、倾听、糟糕、困难、后脑勺、忧虑、汹涌、澎湃、心惊肉跳、自作自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概述本文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感悟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小说人物的感情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抓住“忐忑不安”“熬”等关键词,运用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方法,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的善良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引导法。
3.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课时讲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当你穿上崭新的衣服时,当你在宴席中享受丰盛的食物时,当你在亲人的包围中感受着无比的幸福时,你可曾想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穷人?
2.你是否感受过、看到过穷人的生活环境?你是否了解穷人的内心世界?
3.今天,让我们跟随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走进穷人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句
诵读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检查字词识读。
通过自由朗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师生评价读等方式,纠正易错读音,体会感情。
2.掌握“轰鸣、抱怨、倾听、糟糕、困难、后脑勺、忧虑、汹涌澎湃、心惊肉跳、自作自受”等词语的读音和书写。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关于背景。
本文写作的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2.关于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全部创作时期达六十多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
3.导读第1~2自然段。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容?
“轰鸣”突出了浪大,“怒吼”突出了风大。“心惊肉跳”说明桑娜很担心丈夫的安全。天气如此恶劣,而渔夫仍然冒着危险出去捕鱼,说明渔夫一家生活很艰难。
(2)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对天气的描写和对桑娜家摆设的描写。屋内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桑娜勤劳能干,也暗示出渔夫在恶劣环境下出海捕鱼的危险。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一家人生活的贫穷。
(3)“桑娜沉思:……”如何理解桑娜的沉思?
从中可以看出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也说明了桑娜对丈夫和这个家的爱。
4.导读第3~12自然段。
(1)看到西蒙惨死的情形,你有什么感受?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西蒙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一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却感受到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看似矛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3)“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有什么作用?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从中反映出桑娜朴素、善良的品质。
(4)桑娜心里觉得“揍我一顿也好”,这说明了什么?
桑娜自作主张把孩子抱回家,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体现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5.导读第13~27自然段。
(1)第20自然段和第23自然段都写了桑娜“沉默”,“沉默”的原因是什么?
①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
②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