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5.ppt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5.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1 近代中国的思想 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 ;  本专题主要讲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出现的向西方学习和思想解放的历程。近代各阶级、各派别的思想主张及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的特点是高考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考向预测    (1)近年来,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故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2)从命题角度看,高考仍将注重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近代主要思想家主张的异同及地位的考查;有可能将从思想近代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注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考查。;  备考策略   (1)复习时,要抓???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把握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的主题内容,即: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二是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三是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四是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2)注意分类归纳近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比较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及差异。;;;;;  例1  C 【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项是洋务派,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项是顽固派,“天朝上国”,故步自封,狂妄自大;D项为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观点,强调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点评】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近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变式题;;? 探究点二 三民主义内容、影响;  (2)影响   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发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②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其局限性。   ;  2.新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一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并提出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使民生主义与扶助农工紧密结合。   (2)影响   ①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②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仍具有局限性。;   例2 [2011·重庆卷]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例2 A 【解析】 本题是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考查点是对三民主义的理解。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清朝统治,可排除B、D两项;核定天下地价即平均地权,属于民生主义,可排除C项。   【点评】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命题多是围绕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考查。预计2012年将会从三民主义思想内涵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三民主义新发展的内容与特点等方面进行考查,复习备考时应格外注意。;变式题;;? 探究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1)促使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转变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中国革命准备了领导力量。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3)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例3 B 【解析】 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0年以前,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8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