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摄影大师布列松作品赏析
本版本从历史著名的现代摄影大师那里收集了一些著名的照片杰作,并与摄影朋友一起复习和学习。
拍摄的基本手段—图111:《布列松习作》(布列松摄)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 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 各抱一个大酒瓶, 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去, 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 情绪十分自然真实, 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 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作者布列松1908年出生于法国, 是享誉国际的摄影大师、20世纪世界纪实摄影之父。希拉克高度评价卡蒂埃·布列松“作为时代不可缺少的见证人, 他用激情去拍摄20世纪, 以他博学的目光去记录人类的活动与文明。”1958年至1959年, 正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 卡蒂埃·布列松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三个月, 他拍摄的有关新中国的大量纪实照片广受西方读者的欢迎。卡蒂埃·布列松这些有关中国的作品已成为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
图126:《温度》布列松摄
1948年冬至1949年春, 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 (北京) 、南京、上海等城市, 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 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的, 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 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从玛丽莲梦露看模拟玛丽莲梦露
这张照片拍的是60年代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明星玛丽莲·梦露。虽然布列松是在梦露不经意时抓拍了此照, 但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 却抓住了模特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
罪犯,直入思想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美国新闻界最高奖) 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 即将饿毙跪倒在地, 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 虎视眈眈, 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凯文·卡特 (Kevin Carter1960年9月13日~1994年7月27日) , 南非自由摄影师, 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因直面人性的罪恶和巨大的人性争议而引发舆论, 但也因该作品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语言的受害者
猫米特和狗托森正在决定谁先下嘴。金花鼠吉姆万万没有想到, 主人刚离开家自己就要变成这两个“朋友”的晚餐。它们三个都是马克家喂养的宠物。在主人面前, 它们似乎是亲密无间的伙伴。
第三,手术时发现了个案调查
“奥斯瓦尔德出现了, 我举起照相机, 察觉到有人从人群中挤出来。他向前迈了三步, 我按下快门, 我直到听到了枪响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人们向鲁比扑过去时我照了另一张照片。可是闪光灯不起作用, 又来不及充电。我一直为第一张照片感到担心。我有没有过早地按下快门?差不多过了两个小时我才能够从监狱里下班回办公室去把照片洗出来。快门没有按得过早。”——这是作者对这张照片产生的自白。
图1:《新闻图像之父”阿尔弗雷德爱森斯塔德
这张世界著名的摄影照片, 被命名为《时代广场的胜利日》。照片背后的故事是: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时, 全城欢呼, 人们纷纷走出房间聚集到时代广场, 一位海军士兵喜不自禁, 顺手搂过身旁的护士热烈地亲吻她, 而他们互不相识。这动人的一幕被摄影师阿尔弗雷德·爱森斯塔德抢拍下来。
作者阿尔佛雷德·艾森斯塔德 (1898年12月6日~1995年8月4日) , 著名美国摄影家、摄影记者, 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德出生于西普鲁士德斯超镇 (现波兰切特夫) 一个商人家里, 1906年全家迁往柏林, 1942年入美国籍。
1935年移居美国, 翌年起被《生活》杂志聘为专职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常常被人称为“新闻摄影之父”, 事实上, 他也是纪实摄影报道的少数先驱者之一。
图118:救援猫
这并不是一锅小猫靓汤。8周大的猫咪呼噜噜太想知道主人的晚餐是什么了, 它围着面汤锅打转, 直到一头栽了进去……
儿童游戏,像自然游戏
在纽约105街区, 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他只有11岁, 却学会了狰狞。”克莱因回忆说:“当然, 他手里是一把假枪, 他玩的也不过是美国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但在我看, 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
作者威廉·克莱因 (William Klein) , 192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1963年被世界摄影博览会的国际评委推选为摄影史上30名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 主要原因是他拍摄于1956年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画册《纽约的生活对你有利——威廉·克莱因恍惚中看到的狂欢》在欧洲的巨大反响。在画册中他使用了被称之为“摄影中所不应该的失败做法”, 以人为的事故、粗颗粒、模糊和变形, 构成了全新的视觉语言, 从而恰到好处地将纽约的生活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