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江西省传统村落建筑类型学探析
以吉水县燕坊古村为例
?
?
赵梓铭 马 凯 王在位
吉水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安市东北部。因其境内赣江与恩江合行洲渚间,形若“吉”字,故得名“吉水”。吉水县自隋朝建县以来已有1400多年,是江西十大文化古县之一。吉水县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还曾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人文盛况。境内传统村落众多,有27处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17处,江西省级10处,其中燕坊古村更是在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 村落概况
燕坊古村位于吉水县金滩镇南偏西7km的山坡上,赣江西岸3km处,南北约长2km,东西约长1km,占地面积约1km2。燕坊古村自南宋中期始建,至今约有800年的悠久历史。村中以鄢、王为两大主姓,还有饶、刘、夏、江、肖、黄、郭等姓。燕坊古村顺应西高东低地势,呈带状分布古村三面环山,背靠后龙山,面朝赣江。村中水资源丰富,有十口水塘相互贯通,为村落聚居生活提供水源保障的同时还起到调节村落微环境的作用。村西后龙山上有近千颗大小樟树组成的原生态古樟树林,从村北到村南绵延有2km,世代守护当地百姓(图1)。
图1 燕坊古村航拍图
2 村落布局
燕坊古村为多姓氏族聚居而成的村落,以鄢氏和王氏为主要的两大宗族,两大宗族分区而居,形成三个组团,各组团内部结构清晰,形态各异。三大组团包括西北片区、东南片区和中间片区。西北片区主要为鄢氏和饶氏家族聚居地,组团布局以鄢氏宗祠“一本堂”、“中本堂”,饶氏宗祠“开远堂”为中心,周围民居互相依靠,紧密相连,适应于建村初期共御外敌;东南片区主要为王氏家族聚居地,组团内部以王氏宗祠“三槐第”、“秩序堂”为中心,由于王氏等其他姓氏家族为后来迁居于此,建筑布局相对扩大,祠堂前配有较大的广场,组团内的民居体量较大,空间宽敞;中间片区为后期各姓氏家族混合居住形成的片区,没有以宗祠为中心,建筑布局零散自由。三个组团中,西北片区与东南片区在平面布局上均呈现向心性、秩序化、轴线化的特点,中间片区相对更加灵活多变,三大组团各具特色,共同构成燕坊古村。
3 建筑风貌
3.1 建筑平面布局
赣派建筑基本覆盖整个江西的乡村,但在赣中地区,建筑风格为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而做出了一些变化,不同于传统的天井式院落布局,赣中地区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天井院布局,即将天井直接推出至室外空间,具有一定的北方院落特点,因此也常被认为是南方天井式建筑和北方合院式建筑的过渡形式。吉水县燕坊古村就是江西赣中地区天井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村中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包括鄢祥安宅、鄢和年宅、鄢和艾宅、王为民宅、大夫第等民居建筑,一本堂、中本堂、三槐第、开远堂等祠堂建筑以及“字水潆洄”、“建阳世家”、“青阳绚彩”等牌坊。通过对其中13栋民居建筑的平面图进行拓扑变形,简化为不同空间类型组合而成的平面,然后通过类型学归纳得到基本平面单元和三种主要的组合类型。
(1)基本平面类型
燕坊古村落民居建筑的基本平面类型为一个面阔三间,进深五到六间的接近正方形的平面,明间为门厅空间、正厅空间和后厅空间的序列公共活动空间,次间通常为六间卧房,二层为储藏间和阁楼,建筑主入口为门厅空间南侧的外墙,次入口通常为北侧外墙,由后厅空间旁边的一条廊道与正厅空间联系,除此之外,有时会在东西侧墙上开门作为建筑主体与辅助空间的出入口。
此基本单元相比于天井式单元没有内部天井空间,从而形成一个独栋建筑,虽然解决了天井式单元内部防潮的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天井而难以解决明间厅堂空间的采光问题,于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天门、天眼、高侧窗等高位采光的形式。另外江西盛行风水学,建村建宅都追求依山傍水,水是当地居民的精神依托,江西人民视水为财。该类型建筑由于内部没有天井导致雨水直接顺着两坡屋顶排到室外,极大地冲击了“四水归堂”的江西传统风水理念。
(2)平面组合类型
燕坊古村内的许多民居建筑或基于功能需求或基于场地条件,往往在基本平面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多单元组合以及其他辅助用房的置入等方式来组合形成更大的建筑,从而满足家族的居住生活需求。但由于当地特殊的天井院式住宅,在组合方式上与天井式住宅略有不同,更多的是空间感受上存在较大差别。通过对该村落13栋民居建筑的平面进行拓扑变形和类型学研究得到三种主要的平面组合类型,包括横向并联、纵向串联和多向组合(图2)。
图2 建筑平面变形及组合类型
横向并联的类型即基本单元和辅助用房沿横向轴线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多种搭配组合方式。例如鄢帮忠宅,在基本单元的基础上横向并联一个辅助性用房,即我们常说的排屋,又如一家被改造过的农家乐,与鄢帮忠宅相比,在基本单元和辅助用房之间增加了一个狭长的天井院,即增加了一个室外空间。纵向串联的类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统少儿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探析.docx
- 传统工业城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ocx
- 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策略分析-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ocx
- 传统工科专业的OBE+工农融合改造提升路径研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docx
- 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碰撞-以岭南地区景观小品设计为例.docx
- 传统广播电台APP发展的新思路.docx
- 传统建筑元素在新中式居住建筑中的应用.docx
- 传统建筑外部空间意象构成要素的视觉量化分析.docx
- 传统建筑理论在现代墓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ocx
- 传统建筑屋脊装饰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docx
- 传统村落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机制研究-以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为例.docx
-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
- 传统村落民居的火灾蔓延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
- 传统村落旅游真实性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怀旧和道家生态价值观的作用.docx
- 传统村落的农房改造问题研究-以景德镇市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为例.docx
-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ocx
- 传统村落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docx
-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作用机制及规划发展策略研究.docx
- 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docx
- 传统村落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资源利用特征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