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昭陵积累式古建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昭陵积累式古建筑 康熙八年(1643年)9月,顺治八年(1651年)首次建成。由于清统治者对优秀的汉文化尚处于初识阶段, 因此, 初成的沈阳昭陵建筑比较简素。经过顺治年间的不断增建, 康熙二年 (1663年) 对地宫的“谨修”、康熙二十七年 (1688年) 添建大碑楼, 以及乾隆年间改建下马石碑, 陵周设立红、白、青3层界柱, 扩大陵区范围, 使昭陵基本上符合清代帝陵规制, 成为积累式建筑群。 沈阳昭陵内古建筑群面积10 038 m 一、 东庭 1. 服装亭厅 更衣亭 (厅) , 坐落于正红门东侧, 占地近400 m 2. 方砖砖石地 御厕又称净房, 是皇帝的御用厕所, 建成于康熙年间, 原为封闭的亭式建筑 (见图3) 御厕为方形建筑, 门向西, 内设一座蹲位, 主体建筑已损毁拆除, 仅存留下基础及地面等部分。院内青砖墁地, 甬道下设一条排水涵洞。南墙外两侧排水沟的中部是一条由御厕泄坑引出的粪便排污沟。其组成部分有: (1) 墙门。于西墙 (更衣厅的东墙北部) 中部开辟, 面阔130 cm、进深145 cm;门洞中间下置门枕石, 上立扁方门框, 安装对开门扇, 门阔95 cm (见图4) (2) 甬路。进墙门抵御厕台基, 甬路平台式做法。由土衬石、陡板石、阶条石做边框;内心两侧砌立砖, 中间用三合土夹断砖填充;阶条石边框内十字缝方砖墁地。甬路长490 cm、宽238 cm、高33 cm。 (3) 台基。平台做法, 底衬土衬石, 中夹陡板石、埋头石, 四角和边框用好头石、阶条石做就。台基边长东西630 cm、南北650 cm、高50 cm。面积40.95m (4) 基础。呈方形, 边长南北448 cm、东西434 cm。南、东、北三面墙基内外做条石基石面, 宽60 cm, 中缝夹砖、填三合土;四角立直边半月形檐柱础石 (暗础石) , 外以好头石做角;基础之上南、东、北三面起墙 (已无存) , 西面 (正面) 开门, 门下木槛横贯南北二础石之间。木槛槽长336 cm、宽12 cm、深6 cm。槽内仍存木槛残断 (腐朽) 。 (5) 排泄坑 (蹲位) 。位于厕内中间, 排泄坑上覆石盖板一块, 前端顶于南墙。石板长235 cm、宽84 cm、厚20 cm。石板表面经磨光处理, 中部为纵向五个椭圆形叠摞套环图案, 套环两端者略大, 直径40 cm×24 cm, 凿成内倾式浅圆窝;中间三套环刻镂, 为排泄口。排泄口周边为倒棱小斜面 (见图5) 。 (6) 石盖板下的排泄坑。呈平面长方形。宽22 cm、深46cm。东、西、北三面用条石砌筑, 共两行, 壁面打磨光滑, 坑底用凿出弧形浅凹槽石板铺设, 呈北高南低的坡状;而南端无封壁石墙, 一直向南延伸。 (7) 内地面。迎门是一长方形石板铺在正中, 石板边长72cm×50cm。踏磨光滑。余者皆用方砖以两种方式铺就:门内与门槛衔接处以方砖十字缝铺设;内里则方砖斜墁, 应是较讲究的铺设方法。 东跨院建筑所用材料可以看出, 在用料方面非常讲究, 加工细腻, 建造规整而显华贵。在该区域建筑遗址上, 凡能直接映入人们眼帘的建筑材料或曝露于表之处, 皆经过挑选, 认真地加工制作, 砌筑规范, 给人以皇家建筑考究、体面之感。而用在隐蔽部位的建筑材料, 如“御厕”房基下的条石是利用旧、残条石, 靠内侧部分不再加工, “檐柱础石”不仅是旧料, 形状也是各异, 甬路阶条石内以断砖夹三合土填充, 尚有缝隙可见。即内做夹馅外表精致, 体现旧料再利用的特点, 反映了在其建筑建造过程中, 已经具有节俭意识。 二、 西昌医院 1. 金柱砖、砖地面 宰牲亭 (厅) 又称省牲亭, 是为祭祀前宰杀上祭用的猪、牛、羊所用。坐落于正红门西侧, 占地近400 m (1) 金柱、檐柱础石均为小豆红材质, 制法相同, 上为雕刻仰莲鼓径、下为正方体, 分为大、小两种规格。 (2) 金柱础石:底方边长80 cm×80 cm、础面直径58 cm、厚40 cm。 (3) 檐柱础石:底方边长62 cm×62 cm、础面直径40 cm、厚36 cm。 (4) 墁砖地面:采用错缝铺法, 方砖边长为36 cm×36 cm、厚8 cm。砖下垫三合土。 (5) 础石基槽:边长为100 cm×120 cm、深15 cm。内填生石灰夹碎砖夯实, 坚硬。 2. 后墙下暗柱底石岸营造 馔造房建于“门厅”与“主殿”之间北侧, 原为单檐硬山式建筑, 坐北朝南, 面阔三间, 系加工祭品的专用作坊。该建筑也是因年久失修坍塌后被清除。这座馔造房经过考古发掘认定为东西面阔12.1 m, 南北进深6.6 m, 建筑面积约79.86 m (1) 房基础为青砖灰口砌筑, 砖长40 cm、宽20 cm、厚8 cm。东山墙壁厚66 cm, 南北墙壁厚6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