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_T 01114-2012织物低应力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pdf

FZ_T 01114-2012织物低应力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59. 080. 30W 04FZ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01114---2012织物低应力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fabric tensile property under low load2012-12-28 发布2013-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FZ/T 0111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杭州天堂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新、王宝军、王奇伟。 FZ/T 01114—2012织物低应力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低应力下测定织物拉伸性能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织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拉伸功 tensile deformative energy拉力从零增加到规定值的连续拉伸过程中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拉力对伸长的积分值,即拉力伸长曲线下的面积。3.2拉伸回复功 tensile recovery energy回复过程中的拉力从规定值减至零的连续回复过程中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回复过程中的拉力对伸长的积分值,即拉力-伸长曲线下的面积。3.3拉伸回复率 tensile resilience拉伸回复功与拉伸功的百分比率。3.4拉伸线性度tensile linearity拉伸过程拉力-伸长曲线接近直线的程度。在数值上等于拉力-伸长曲线下的面积与该曲线两端点连线下面积之比。4原理以恒定速度连续拉伸试样,当拉力从零增加至规定负荷时,夹持器以相同速度返回,记录拉伸和返回过程中的拉力-伸长曲线,由此计算织物在低应力下的拉伸功、拉伸回复功、拉伸回复率和拉伸线性度。注:一般情况下,拉伸功越大织物越不易变形,拉伸回复率越大织物回弹性越好,拉伸线性度越大织物柔软感、活络感越好。 FZ/T 01114—20125仪器5.1等速伸长试验仪(CRE)具有指示或记录加于试样上的拉力以及伸长的装置。在仪器满量程的任意点,指示或记录拉力的误差不超过土1%,指示或记录夹钳间距的误差不超过士1mm。5.2夹持器夹持器应满足以下条件:夹钳的中心点应处于拉力轴线上,钳口线应与拉力方向垂直;夹钳宽度应足够夹持整个试样的宽度,且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试样不滑移或破损。6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 6529规定执行。7 试样裁取经(纵)向和纬(横)向试样各3块,试样距布边或制品缝制边缘至少150mm,试样尺寸为200 mm×200 mm,不能在同-个方向的纱线上裁取试样。试验时经纱与拉伸方向平行的试样为经向试样,纬纱与拉伸方向平行的试样为纬向试样。8试验程序8.1设定测试仪器拉伸速度12 mm/min,隔距长度50mm,定负荷为 98N。8.2在夹钳中心位置夹持试样,以保证拉力中心线通过夹钳的中点。试样可在20cN的预张力下夹持,使试样处于平整状态。8.3启动仪器,拉伸试样,拉力达到定负荷时夹持器立即同速返回。记录拉伸功W、拉伸回复功W,必要时记录拉力-伸长曲线,见图1。Fml拉伸负荷F/N伸长s/mm说明:F—-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拉力;Lm-最大拉力时的伸长。图1拉力-伸长曲线2 FZ/T 01114—20128.4 更换另一试样,重复 8.2~8.3的操作,直至测试完所有试样。9结果计算和表示9.1按式(1)~式(4)分别计算每个试样拉伸功W、拉伸回复功W、拉伸功回复率R和拉伸线性度L。rL.W=Fde(1)W. =Fde.(2)W.R : × 100%(3)W2WL = ×1 000(4)LmFm式中:M一拉伸功,单位为焦耳(J);Lm-定负荷下的伸长,单位为毫米(mm);F拉伸过程中的拉力,单位为牛顿(N);拉伸过程中的伸长,单位为毫米(mm);W.拉伸回复功,单位为焦耳(J);F拉伸回复过程中的拉力,单位为牛顿(N);R拉伸功回复率,%;拉伸线性度;Fm定负荷值,单位为牛顿(N)。9.2分别计算经纬向或纵横向W、W.、R和L的平均值。9.3拉伸功W、拉伸回复功W.修约至0.01;拉伸功回复率R修约至0.1%;拉伸线性度L修约至0.001.10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本标准编号;b)7样品的描述;仪器型号及试验环境条件;试验结果,样品经纬向或纵横向的平均拉伸功回复率、拉伸线性度;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