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3.220 .20R 16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 497-2004乘用车悬架特性的评定指标和检测方法Evaluating index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suspension specificity of passenger car2004-03-17 发布2004-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JIT/T 497—2004目次前言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评价指标和评定方法4.检测方法
11JT/T 497—20041-1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天佑、刘建农。一·一i-
JT/T 497--2004乘用车悬架特性检测和评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悬架特性的评定指标、检测和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谐振式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和平板式检测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JT/T 448--2001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3评价指标和评定方法3.1评价指标3.1.1吸收率3.1.1.1用谐振式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其评价指标为吸收率。3.1.1.2按JT/T448--20013.6的规定,汽车在谐振式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检测悬架特性时,被测汽车的车轮在外界激励振动下,共振时的最小的动态车轮垂直接地力与静态车轮垂直接地力之比为吸收率,用百分数表示(%)。3.1.2悬架效率3.1.2.1用平板式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其评价指标为悬架效率。3.1.2.2用平板式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车辆以5~10km/h的速度驶上平板式检测台后,驾驶员迅速踩下制动踏板,车轮制动停在平板上,此时车轮处的负重发生变化,图1示出测试时前后车轮处的负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1a)反映的是制动时前部车身先加速向下,前轮处的动态负重先从静态负重附近(0点)上升到最大值(A点),再从最大值下降到最小值(B点)。而图1b)反映后部车身的振动,它与图1a)反相位。即前部车身向下运动时后部车身向左前轮上抬起。由于车辆悬架系统能衰减、吸收车身的振动,B右前轮所以,车身的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时间(s)悬架效率可用下式表达:a)n = [1 -1 (GB - Go)/(GA -- Go) Il × 100% (1)车轮负重G(kN)式中:-——悬架效率;0Go-各车轮处静态负荷值;左后轮、右后轮-图1曲线上A点的纵坐标绝对值;时间(s)GB-图1曲线上B点的纵坐标绝对值。b)3.2 评定方法图1车轮处负重的变化曲线3.2.1用谐振式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a)前轮;b)后轮1
JT/T 497—2004特性时,吸收率应不小于40%:同轴左右轮吸收率之差不得大于15%。3.2.2用平板式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悬架效率应不小于 45%;同轴左右轮悬架效率之差不得大于20%。4检测方法4.1用谐振式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按GB18565—2001中12.4.3.1的规定进行。4.2用平板式检测台检测汽车悬架特性时,按GB18565—2001中12.4.3.2的规定进行。2
t002-26t /f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乘用车悬架特性的评定指标和检测方法JT/T 497 - 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13北京和平里东街10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北京市荣盛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版权专有不得翻印*开本:880×12301/16印张:0.25字数:4千2004年5月第1版书中2004年5月 第1版第1次印刷统一书号:15114·0743RYB5.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 3555-1993木工带锯机和跑车 技术条件.pdf
- JB_T 14219-2021CN焊接聚晶金刚石球头立铣刀.pdf
- HJ 710.12-2016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pdf
- JB_T 12608-2016刀具表面微裂纹检测方法.pdf
- CJ_T 524-2018加臭剂浓度监测仪.pdf
- JB 7599.7-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 第7部分 200级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pdf
- YC_T 556-2017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电子标签应用规范.pdf
- MT 803-1999煤中砷含量分级.pdf
- DB23-T1278-2008奶牛、肉牛体外胚胎生产操作技术规程.pdf
- JB_T 12969-2016封闭式离心制冷机用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pdf
- GH_T 1229-2018冷冻蓝莓.pdf
- JB 5178-2002轮式拖拉机静液压转向系统 技术条件.pdf
- LY 1201-2008后步进式草坪割草机 使用安全规程.pdf
- JB_T 13093.2-2017圆锥滚子轴承套圈自动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 NB_T 14008-2021CN页岩全孔径分布的测定 压汞-吸附联合法.pdf
- JB_T 9930.1-2013立式带锯床 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pdf
- DB11 408-2007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pdf
- DL 787-2001火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pdf
- GA_T 1650-2019法庭科学 碳微粒试剂显现胶带粘面手印技术规范.pdf
- GA_T 1579.2-2019法庭科学 印刷文件检验样本 提取规范 第2部分:制版印刷文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