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院感预防与控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辑课件广东协大口腔医院2014年11月编辑课件学习内容1、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2、自身保护和诊室常规预防编辑课件一、口腔科感染的三大因素(一)病原体(二)媒介途径(三)易感人群编辑课件二、 传播途径及强度1)飞沫传染 (牙钻、超声波洁牙、打磨义齿)据研究气雾微粒直径5μm,病人进行口腔诊治时,高速手机造成的气雾微粒中被发现有结核分枝杆菌,这说明病人口腔及呼吸道的细菌可因其口腔操作造成空气污染,从而导致肺结核、肺炎、流感等疾病的传播。HBV及HIV亦可由血液、飞沫及气雾进入口、鼻、眼黏膜及破损的皮肤而导致交叉感染编辑课件2)接触传染直接接触(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间接接触(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毛巾、治疗台、门把手、电话柄等)3)血液传染(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污染的锐器刺伤)编辑课件Patient病人DHCP牙科卫生保健医护人员DHCPPatientPatientPatient编辑课件4)传播的强度是由医疗过程和口腔环境决定的:a)无法判断患者是否为感染性疾病携带者。 b)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接触都是近距离的,医生的操作是在病人充满唾液、血液与多种微生物的狭小口腔空间内进行。c)多种公用材料、药物的使用,容易引起相互交叉污染。编辑课件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途径及危害d ) 口腔环境:口腔经常处于温润状态,其温湿度适宜多种细菌及真菌寄生;人的口腔分泌物中每毫升约含150万~10亿个细菌,同时一些长期存在的机械性刺激因素,如尖锐的牙尖及牙齿边缘、残根、残冠和不良修复体,进食时的咀 嚼摩檫冷、热、酸辣的刺激等均可使口 腔黏膜直接受到损伤。编辑课件上海某家口腔医院在没有实行严格、规范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前,牙科治疗台等表面乙型肝炎抗原病毒污染率:牙椅位的拉手 11.14%,操作台面12.45%,水枪10.28%; “消毒”后的手机10.22%,医护人员的手 10.01%。我国人口中乙肝感染率为15~20%。编辑课件编辑课件香港大学牙科诊所医疗事故,召回患者2012.11* 港大医疗保健处牙科诊所发生医疗事故,诊所内一批医疗器具怀疑人为疏忽,未完成整个高压加高温消毒程序就重用,多达250名师生及家属受影响,全部人须安排验血,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毒测试。编辑课件三、锐器伤后病人对医护人员传染概率受感染的可能性 带病毒 症状 治疗方法HIV 0.09-0.33% 永远 无 长期服药 HCV 3-10% 永远 无 干扰素 HBV 2%至40% 永远 10%无 干扰素编辑课件自身防护与诊室常规预防个人防护装备手部卫生器械清洗、灭菌过程诊室常规预防编辑课件个人防护装备工作服帽子 口罩 手套 眼罩 面罩编辑课件手部卫生洗手:疾病88%是由被污染的手传播接触病人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后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分泌物后接触病人物品后。注: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双手戴上手套前要彻底干燥(防止细菌的生长)治疗病人时必须保持双手皮肤的完整性。编辑课件CDC器械分类与治疗有关或辅助器械、设备分为三类Ⅰ类:高危险性器械(Critical Items)(侵入性治疗器械)Ⅱ类:中危险性器械(Semi- Critical Items)(接触完整粘膜非侵入性治疗器械)Ⅲ类:低危险性器械(Non- Critical Items)(辅助治疗设施)编辑课件1.高危险性器械a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破损黏膜或软组织的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如:超声波洁牙工作尖、手术车针根管治疗器械、牙周刮治器械、拔牙器械等。b.使用后的高危险性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全过程灭菌,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c.高危险性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好无损,保持无菌状态,贮存于干净干燥的环境,如有破损或已打开未使用,或超过使用期者,必须重新灭菌处理才能使用。编辑课件2.中危险性器械接触病人体液,但不穿透软组织的应高温灭菌如:补牙器械、口镜、镊子等。使用后的中危险性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全过程消毒灭菌,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中危险性物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贮存于干净干燥的容器内,如已打开四小时后未使用,必须重 新灭菌处理才能使用。编辑课件3.低危险性器械仅与皮肤接触的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如:牙椅4.如果非关键物品或表面可能受到污染,且不能很容易清洗和消毒的,它们应该得到保护或者是一次性、不透水的。如:注射器,光固化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一次性物品严禁重复使用19.器械处理流程椅旁预清洁(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送供应室冲洗 (超声清洗)初步浸泡消毒干燥器械包装标记装炉灭菌卸炉冷却与贮存灭菌效果监测高危险器械使用追踪编辑课件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浸泡消毒一般诊疗后器械用500mg/L有效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疑似感染病人诊疗后器械用1000mg/L—— 2000mg/L有效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文档评论(0)

文档爱好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爱好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