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设计.doc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设计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过《儒林外史》中的片段节选《范进中举》,对《儒林外史》有所了解。但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并没有进行《儒林外史》的整本书阅读。经过调查,学生阅读此书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非常希望能够一窥这本书的全貌。因此,笔者选定这本书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并对此教学进行了教学设计。 一、阅读目标 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了解《儒林外史》所表现的思想内涵,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3、感知艺术形象,学习体会其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二、阅读过程 (一)导读激趣 1、介绍作者及《儒林外史》 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儒林外史》中的片段节选《范进中举》,所以学生对作者以及作品并不陌生。但整本书的阅读,却需要教师对作者和作品有更深入的介绍,以激起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另辟蹊径,介绍更多有趣的内容,那么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做到“知人论世”。这一部分重在“趣”。 【关于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滁州全椒人。吴敬梓。出身于世家大族,祖辈显达;中年移居南京;晚年生活困顿。最终在扬州病逝。 吴敬梓的一生起伏多变,其思想也随着人生经历的转折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可以用三个“子”——“公子、败子、浪子”来概括其经历的变化,也可以从中一窥他思想方面的转变。 科举世家的“公子”。吴敬梓出生于科举世家。其曾祖父曾高中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提督顺天学政。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就有好几名进士。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做过江苏赣榆县教谕,为人谦和,不慕名利。这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吴敬梓自幼过着优渥富足的生活,并且聪明好学,才识过人,诗词文章极佳。 散尽家财的“败子”。吴敬梓人生第一次大的转折,应该可以从父亲吴霖起去世开始算起。吴家是当地的官僚大地主大家,人口庞杂,家族内部财产和权力的争斗从未停止。吴敬梓生性随意,不善生计,却又性情豪阔。没过多久,就几乎用尽了祖上遗留的家产。乡里豪绅把它看作败家子,传为子弟戒。 潇洒不羁的“浪子”。吴敬梓思想的彻底转变,与他迁家南京密切相关。他怀着与旧家庭彻底决裂的愤懑心情离开故土,移居南京后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在这里,他广交朋友,彻底放弃了科举进仕的念头,就连朝廷举行的征辟大典,他也断然拒绝参加。虽然经济状况更加恶化,但他在政治态度和生活态度上却更加超脱,从追求功名的困局中彻底解放了出来。另外,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也大大开阔了他的生活视野,并为创作《儒林外史》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历经家道中落,世人冷眼,居住南京时,吴敬梓把他体验的人情世故,统统倾注在《儒林外史》的创作中,谱成了一曲深沉而慷慨的知识分子悲歌。 【关于作品】 《汉书》以来,许多官修的史书中大都有《儒林传》。那是写“儒林”(知识分子群)的“正史”。吴敬梓用小说形式描写“儒林”,所以取名“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儒林外史》以写“儒林”为中心,以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抨击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儒林外史》大约写了一百多年的事,塑造了二百多个人物。通过描写各类“儒林”人物的被愚弄、被腐蚀、被消磨,来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深刻地揭示封建末世文化教育和精神道德的严重危机。 《儒林外史》自18世纪中叶问世以来,就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在国外,儒林外史有英、法、德、俄、越、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成了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世界各大百科全书对《儒林外史》及其作者都有介绍和评论。 (设计目的:通过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预读猜测内容 此环节以作品介绍、书本中相关信息为触发点,引导学生去大胆预测书中的内容。《儒林外史》整本书共有56回。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标题猜测正文内容、看目录猜测相关内容、读内容提要猜测具体细节、读开头猜测下文内容、读前文猜测后文内容等活动。(设计目的: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产生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3、阅读推介会: 组织一次阅读推介会,让部分已经阅读过的学生介绍《儒林外史》的情节,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情节,使学生了解部分情节,激起更大的阅读兴趣。 (二)读中督促推进 1、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教学策略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读下去、读得完,进而读得懂整本书。因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