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246-2014高杆白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VIP

DB34T 2246-2014高杆白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7.080.01 B 31 安 徽 省 地 DB34 方 标 准 DB 34/T 2246—2014 高杆白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standard for seed production of long-culmed Chinese cabbage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12 - 17 发布 2015 - 01 - 17 实施 安徽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I DB34/T 2246—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宣城市种植业局、宣城市宣 州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芜湖市种子管理站、六安市裕安区蔬茧局、桐城市嬉子湖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童光、张其安、张玲、方凌、郭卫勇、沈磊、唐开军、章照停、王志好、张 绪聪、汪专政。 1 DB34/T 2246—2014 高杆白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杆白菜种子生产的原种生产、大田用种生产、采种、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包装和贮 藏以及繁种田栽培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高杆白菜常规种、杂交种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16715.2 瓜菜作物种子 第2部分:白菜类 DB34/T 1641 高秆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3 原种生产 3.1 方式 采用成株采种法,9 月上旬播种育苗,10 月上旬定植,行株距 60 cm×40 cm,抽薹开花时每株设 1 支柱,盛花期主侧枝摘心, 角果黄熟前采收。 3.2 常规种原种生产 3.2.1 途径 经单株选择、分系比较,再混系繁殖。也可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 3.2.2 单株选择 3.2.2.1 根据本品种特征特性,于苗期、抽薹现蕾和采种时, 去杂去劣。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 典型性状、无病虫害的单株。 3.2.2.2 蕾期,淘汰叶色和株形不同、抽薹过早、营养生长过旺、种荚畸形的种株。 3.2.2.3 种株开花前,每株选择 2 个~3 个健壮花枝套袋隔离。 3.2.2.4 单株自交留种。 3.2.3 分系比较 株系间网室隔离,每一株系种植规模 30 株~50 株。商品菜成熟时,淘汰与本品种差异明显的株 系。保留株系去劣去杂后,株系内自然授粉,混合留种。 2 DB34/T 2246—2014 3.2.4 混系繁殖 3.2.4.1 繁殖区隔离一般采取空间隔离方式,隔离距离 2000 m 以上;或者采用网室隔离方式。 3.2.4.2 隔离区内自然授粉、放养蜜蜂传粉或人工辅助授粉。 3.2.4.3 花期,加强肥水管理,叶面喷施 0.3%磷酸二氢钾和 0.2%硼砂。 3.2.4.4 苗期、商品菜成熟期、开花期和种株成熟期,分别严格去劣去杂。 3.2.4.5 混合留种。 3.3 杂交种亲本自交系原种生产 选择优良植株套袋, 自交, 单株留种。优良自交株系之间隔离, 株系内选择优良植株自交或系内混 合花粉授粉,自交系内混合留种。 自交系繁殖同 3.2.4。 3.4 采种 3.4.1 茎叶及角果转黄时种子成熟, 于根茎部收割留种植株。 3.4.2 种株晾晒 2 d~3 d 后脱粒。 3.4.3 晾干种子, 装袋贮存。 3.4.4 防止机械混杂。 4 大田用种生产 4.1 方式 ——采用半成株采种法,10 月上中旬播种育苗,11 月下旬~12 月上旬定植,行株距 40 cm×35 cm, 其余同 3.1。 ——采用小株采种法,2 月上旬播种,直播者于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行株距 20 cm×20 cm; 育 苗者于 4 片~5 片叶时移栽; 角果黄熟前采收。 4.2 常规种(亲本自交系)生产 隔离距离 1000 m 以上,其余同 3.2.4。 4.3 一代杂种生产 隔离距离 1000 m 以上。父本和母本的配置比例为 1:3~1:5。至开花前,应分期去劣去杂,剔除 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父本、母本植株。 生理成熟期,拔除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母本植株。其余同 3.2.4。 4.4 采种 一代杂种生产时,采收母本植株。正反交相似时,混合采收。其余同 3.4。 5 种子质量检验 5.1 种子检验按 GB/T 35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