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YD_T 815-2015通信用光缆线路监测尾缆.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3.180.99M 42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815-2015代替YD/T815-1996通信用光缆线路监测尾缆Monitorcable ofopticalfiber cable lineforcommunication2015-10-14发布201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815-2015目次前言范围·N规范性引用文件3型号及标记·要求.5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YD/T815-20156.3.3型式检验的项目见表1。6.3.4型式检验的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品,出现不合格品的,则型式检验未通过,但是,允许重新抽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如果都能通过检验,则可判定为型式检验合格:如果仍有任一个不能通过检验,则应判定为型式检验不合格。如果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停产进行质量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直到型式检验合格。6.3.5型式检验的样品,不管检验是否合格,均不得出厂。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7.1标志通信用光缆线路监测尾缓产品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产品的名称、型号、制造单位或商标、生产年月或生产编号。7.2包装7.2.1通信用光绩线路监测尾缆产品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箱面标志应符合GB/T3873-1983中的规定,7.2.2每一套通信用光缆线路监测尾缆装入一基本包装袋内,若干个基本包装袋装入一大包装箱内,监测标石配套件用木箱或木条箱包装,7.2.33大包装箱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a)附件及专用工具等b)产品使用说明书;c)产品合格证;d)装箱清单。7.3运输本产品的包装应适合任何运输工具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阳光喂晒。7.4储存7.4.1产品应储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7.4.2储存温度:=40℃~+65℃C, YD/T 8152015前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YD/T815-1996《光缆线路监测尾缆》。本标准与YD/T815-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通信用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增加了英文名称(见封面,1996版的封面);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剩除了GB5676-85、GB/T13849.1-93、GB/T13849.3-93、YD/T638.2-1993增加了GB/T 5095.2-1997、GB/T 7424.2-2008、YD/T 3222013、YD/T 837.21996、YD/T 837.41996SJ/T 11363-2006、SJ/T 11365-2006 (见2,1996版的2)型号中取消了对YD/T638.2-1993的引用,主称代号由“P改为“W(见3.1,1996版的3.1):试验环境中对环境温度的要求由一40℃~+55℃改为一40℃~+65℃(见4.1,1996版的4.1);删除了试验环境中对大气压力的要求(见1996版的4.1的大气压力:70kPa~106kPa);除了使用寿命要求(见1996版的4.2);在“组成”中详细地说明了部件和附件的组成(见4.2.1,1996版的4.3);密封元件的用途中增加“电端部的密封”(见4.2.2.3,1996版的4.3.3);机械密封材料中去除“非硫化自粘橡胶”(见4.2.2.3,1996版的4.3.3);材料要求中增加“全部材料应无离蚀,对人体健康和其他外线设备无副作用”(见4.3);增加了电缆结构图(见图2):去除对工程塑料的具体要求,改为“应能满足密封材料灌封时的高温要求”(见4.3.2,1996版的4.4.1);监测标石配套件取消了对GB5676的引用(见4.3.5,1996版的4.4.5);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去除了对“各接线端子与地之间”的要求,取消护套对地的耐电压强度(见4.5,1996版的4.6);各试验中说明了是否对仅针对主体部件(见5,1996版的5):原浸水绝缘性能改为浸水性能,增加浸水后对耐电压强度的试验,浸泡时间由72h改为24h,增加护套对水绝缘和耐电压要求,相应的试验方法也进行改进(见4.6和5.3,1996版的4.7和5.2):增加抗渗水性能及试验(见4.7和5.4):温度循环试验的试验温度由-40℃~+55C改为—40℃~+65℃(见4.8.1,1996版的4.8.1);持续高温的试验温度由+55C改为+65℃(见4.8.2,1996版的4.8.2):增加了环保性能要求及试验(见4.9,5.6);绝缘电阻试验和耐电压试验增加引用GB/T5095.2-1997(见5.2.1和5.2.2);温度循环试验增加引用GB/T7424.2-2008(见5.5.1);督部门提出要求时”两种情况(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