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学案16 开放式情境默写——抓住关键,发散联想
卷别
考区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新高
考全国Ⅰ卷
山东、江苏
填写称谢灵运为谢公的李白诗句
文化词语
打破初高中界限,而且突破诗词文曲文体限制,进而完成课内外辐射迁移运用。注重考查“名篇名句”中的“名篇”,不仅考查学生名篇名句内容理解和艺术分析鉴赏能力,而且训练学生联想迁移整合能力。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开放性的情境设题。
2022·新高
考全国Ⅰ卷
河北、湖北、
湖南、福建、广东
填写唐宋诗词中会引发人们悲思愁绪的自然界鸟类啼鸣的诗句
作品主题
2022·新高
考全国Ⅱ卷
海南、辽宁
填写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京华”这一美称的诗句
文化词语
2022·新高
考全国Ⅱ卷
重庆
填写“花与鸟”意象对举出现的诗句
诗词意象
活动一 明确“开放式情境默写”的三种话题由头
“开放式情境默写”填写的语句并不是固定的某两句,而是符合情境前提下的若干句,只要能写出其中两句即可。这类情境式默写的特点是:情境具有话题性,选句开放,答案不唯一。仔细分析题干的情境,我们可以发现“诗词意象”“文化词语”和“作品主题”是三种常用的话题由头。
学生用书第143页
(一)诗词意象
诗词中的意象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以“意象”为牵引,串联相关名句是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的新考法。这类情境式默写题的情境点出需填名句中的重点意象(人、事、物等),作答时根据这些意象可准确定位需填名句。
针对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重庆考区)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 ”。
(2)(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辽宁考区)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
(3)“莲”自古以来便因其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莲花,具有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诗文中对莲花多有赞美,如“ , ”。
答案: (1)示例一: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示例二: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示例三: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示例四: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示例二: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示例三:秋窗犹曙色 落木更天风
(3) 示例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示例三: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示例四: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二)文化词语
这类词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有着长期的文化积淀,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成了一个地域、一种情感、一种文化的标志。以文化词语设题,使名篇名句默写更具人文色彩。
针对练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江苏考区)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 , ”诗句中。
(2)(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海南、辽宁考区)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3)(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福建、湖北、广东、湖南、河北考区)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答案: (1)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示例二: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示例三: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2)示例一: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示例二: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示例三: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示例四: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
(3)示例一: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示例二:三秦父老应惆怅 不见王师出散关
示例三: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三)作品主题
主题是诗文的灵魂,抓住主题,也就领会了诗文的核心,因此学生可以以“主题”归类,归纳一类名句的背诵。这类名句填写,不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所能完成的,更体现出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更符合高考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针对练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河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考区)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2)终身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古人深明其理。请写出两句古诗文中表述学习方法的句子“ , ”。
(3)自然永恒而人世沧桑,这常常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Ⅰ 信息类文本阅读.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阿房宫赋》《六国论》.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赤壁赋》《登泰山记》.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变换句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仿用句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7 信息筛选与推断——定位区间,落实误点.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8 信息整理与概括——检索区间,分类整合.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9 信息表达与应用——抓住关联,比较迁移.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0 论述文体特色考法——综合分析,评价观点.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1 科普文体特色考法——把握特征,分析内容.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2 新闻访谈文体特色考法——整合内容,析其精要.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4 分析叙述技巧——判准特征,精析效果.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5 分析环境作用——精判特点,精析作用.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6 概括分析形象——因形悟神,立象尽意.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7 赏析语言艺术——精准判断,夸尽效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