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B 1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055—2011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rice varieties resistance to ricestripe disease2011-09-01发布2011-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055—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业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益军、周彤、范永坚、程兆榜。I
NY/T 2055—2011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鉴定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性状的鉴定与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2059一2011灰飞虱携带水稻条纹病毒的检测技术免疫斑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病株 infected plants病株一般指发生病害的植株,本标准指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级别为2级和2级以上级别的水稻植株(病害鉴定分级标准见附录A)。3. 2发病率rate of infected plants指病株占调查水稻植株总数的百分率。4田间鉴定4.1田间自然诱发鉴定4.1.1鉴定圃选择选择常年重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田块(上年度感病对照品种在不防治条件下发病率大于30%)作为鉴定圃,鉴定圃四周种植小麦作为灰飞虱寄养区。4.1.2播栽方式参加鉴定的品种种子(含生产上公认的高抗品种和高感品种作为抗感对照)经浸种(200mL水十1g井冈霉素十135μL咪酰胺)、催芽(并确保摘情能保证水稻出芽);可选择直播或移栽方式进行鉴定。采用直播方式时每品种播50株60株,播种间距为50cm,行距为80cm;播种时间选择灰飞虱寄养区收割前10d~15d;鉴定圃周围麦田小麦于水稻秧苗1.5叶期后收割。采用移栽方式时每品种栽插50株~60株,采用水育秧方式,播种密度为450kg/hm²~600kg/hm²,播种后20d~30d移栽,移栽密度同直播规格,其他条件也与直播方式相同。4.1.3试验设计在参鉴品种四周栽种保护行,株行距与参鉴品种相同;保护行采用感病品种。各品种采用随机排列,每10个参鉴品种设1个感病对照,整个鉴定圃设2个抗病对照,试验重复3次。4.1.4灰飞虱虫量及带毒率调查虫量调查于灰飞虱一代成虫发生峰期和二代若虫发生峰期各调查1次鉴定圃灰飞虱的虫量。虫量调查方法1
NY/T 2055—2011为整个鉴定圃采用对角线法5点取样,每点拍查0.1m²;用长方形(33cm×45cm)白塘瓷盘为查虫工具,用水湿润盘内壁。在水稻苗中下部,连拍三下,每次拍查计数后,清洗白糖瓷盘,再进行下次拍查。统计成、若虫数量,并折算为hm²虫量。带毒率检测于田间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峰期和二代若虫发生峰期分两次在鉴定用田块中捕捉二龄以上若虫或成虫500头以上,从中随机选取100头,按照NY/T2059一2011检测灰飞虱群体带毒情况,计算灰飞虱群体的带毒率。有效接种虫量计算田间鉴定的有效接种虫量按式(1)计算:FVS=nXPVS(1)式中:FVS一一田间鉴定的有效接种虫量,单位为头每公顷(头/hm²);n——灰飞虱虫量,单位为头(头);PVS-—灰飞虱带毒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当FVS值处于0.8×10°头/hm²~3.6×10°头/hm²范围内,可认为试验有效。4.1.5鉴定圃寄养区管理鉴定圃及其周围10m范围内田块在二代成虫峰期结束前不使用任何杀虫剂和防治病毒药剂。4.1.6调查部位水稻茎叶。4.1.7调查时期于灰飞虱一代成虫发生峰期和二代若虫发生峰期后10d~20d分别进行调查,每代次至少调查两次,且两次调查的间隔期不少于4d~7d。4.1.8调查方法调查标准参见附录A.1,调查病株数目。其中2级~4级直接记为病株;1级在7d后再次调查确认,若表现出2级及更高级别症状,则记为病株,否则记为不发病;0级记为不发病。4.1.9发病率计算根据两次田间发病高峰感病对照的平均发病率确定发病率计算方式,若第--次发病高峰感病对照平均发病率达到50%以上,而抗病对照平均发病率在15%以下,则直接采用参鉴品种第一次病株数计算发病率;若第一次发病高峰感病对照平均发病率不到50%,但两次发病高峰感病对照累计平均发病率超过30%,同时两次发病高峰抗病对照累计平均发病率在15%以下,则累计参鉴品种两次发病高峰的病株数计算发病率;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_T 11619-2016软件工程 NESMA 功能规模测量方法版本2.1 使用功能点分析的定义和统计准则.pdf
- SB_T 11107-2014废轮胎回收与管理规范.pdf
- SCT 1080.3-2006建鲤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鱼苗、鱼种.pdf
- SN_T 3615-2013进口翻新用旧子午线轮胎检验检疫规程.pdf
- WW_T 0005-2007馆藏铁质文物病害与图示.pdf
- SB_T 11038-2013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专用术语规范.pdf
- NYT 1581-2007食用向日葵籽.pdf
- SHT 1593-1994丁苯胶乳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pdf
- NY_T 2231-201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梨.pdf
- QB_T 1590-2011玻璃瓶冲瓶机.pdf
- 洋葱销售SOP流程及关键动作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1-2024内蒙古绒山羊》.pptx
- 电气设备运维及机械部件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3-2024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pptx
- 思维倾向与开放性自我评估试卷.docx
-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4-2024IPv6地址分配和编码规则 接口标识符》.pptx
- 智慧教学整体解决方案(1).doc
-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知识及预防措施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5-2024基于扫描氮-空位探针的微弱静磁场成像测量方法》.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