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九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古诗词曲五首 第2课时.pptx

43九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古诗词曲五首 第2课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复习有关辛弃疾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结合背景,体会全词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热爱祖国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5、背诵并默写本词。 ;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他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主要抒发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满。风格豪放,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等。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南乡子:词牌名。 【2】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3】望:眺望。 【4】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5】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6】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 ;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 上片:作者对景抒怀,凭吊千古兴亡,更加引起对沦陷区国土的怀念。 下片: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和肯定,表现出辛弃疾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 ; ; 3、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青年英雄孙权形象。 ⑵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过零丁洋;1朗诵、背诵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理解、赏析诗歌精炼概括的语言。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气节和赤诚的爱国情感。;文天祥(1236——1283)南宋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6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代表诗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遗著有《文山先生合集》。;1277年,文天祥等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是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抵抗。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原将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持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寥落( ) 絮( ) 惶(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自幼研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出仕做官.抗元频繁抗元斗争中度过了整整四年.;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作者在21岁时依靠精通儒家经典而出仕做官,在国家危急的时局中,起兵抗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沉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句有何联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

文档评论(0)

纪检监察,初中高中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