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语文20版人教通用版课件6 2 3.pptVIP

新高考语文语文20版人教通用版课件6 2 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板3 分析片面,情感品味牵强 【题型特点】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分析片面,其中包括:情感概括缺失,情感理解牵强。 【知识点击】 【解题策略】“四关注”把握诗歌情感  1.关注诗歌题材。  诗人情感的抒发,是以题材为媒介的。相同的题材,表达的情感往往比较接近。山水田园诗表达的往往是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恬淡、厌恶官场等,送别怀人诗抒发的常常是依依不舍、孤独寂寞、诚挚关怀、 离情别绪等,边塞征战诗表达的往往是为国杀敌、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思念亲人等。关注诗歌题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情感的答题方向。 2.关注诗歌“情语”。  关注诗歌“情语”,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方法。在表情达意上,显性“情语”,显而易见,考生应着重关注隐性“情语”。抓住描写景、物、人特征的词语,看描写景、物特征的词是冷色调的还是暖色调的。冷色调往往表达悲凉、忧伤、失意、迷茫等情感,而暖色调往往表达欢快、喜悦、得意、自信等情感。 看描写人的特征的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褒贬不同,抒发的情感也各异。抓住描写典故的词,对于典故,考生一定要思考典故的本义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例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就正面引用了项羽自刎乌江的典故,表现了李清照对项羽的赞扬。而“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则反面引用班超“但愿生入 玉门关”的故事,表达了战士们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回玉门关长期戍边的决心。另外,抓住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徒”“但”“又”等。 3.关注典型意象。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古诗中的形象,尤其是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每个意象既有表层的特征,又有深层的内涵。考生应该从形、声、色、态的角度,把握意象的表层特征,然后通过联想和暗示词语把握意象的深层内涵,从而把握诗歌的情感。例如“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其中 “月”这一意象的特点有很多:其形,有圆月残月之分;其光,有清纯惨淡之别。经过揣摩,暗示词语有“思”“满”“清”。“满月”,即圆月,由“圆”联想到“团圆”,显然写思妇盼望团圆。“清辉”,即月之清纯之光,由“清”联想到“纯洁忠贞”,写思妇对其丈夫的感情之忠贞。更妙的是“减”字,由月减清辉,联想到满月渐亏,由满月渐亏联想到思妇怀念丈夫而日渐消瘦。 4.关注表达技巧。  诗人表达情感,既注重选取典型的意象,又注重表达技巧的运用。表达技巧是抒发情感的桥梁。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蝉噪”之动衬托山林之静,以“鸟鸣”之动衬托山之幽静,写出了若耶溪的幽静恬淡,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又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通过贫富对比,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以例说法】典例文本 【例3】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岑 参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①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渔家傲·寄仲高②陆 游  东望山阴③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①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②仲高:陆升之,字仲高,陆游的堂兄。③山阴:浙江绍兴古县名,陆游的家乡。 怎样读文 第一步,利用选项信息,快速疏通诗意  第二步,“四角度”读懂诗歌  1.看标题,初判题材。  岑诗由“送”字可看出此诗为送别诗,陆词由“寄仲高”可知,此词是思乡怀人词。 2.析注释——了解背景,提取信息。  注释①有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注释②③有助于把握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3.读正文——联想、调整语序后准确翻译。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首联从自己自长安入安西着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中间两联,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尾联写在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 渔家傲·寄仲高  上片起二句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紧接二句写思家之情的深切。最后一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最后三句,是告诉仲高自己的生活现状,看似消沉,实际则不然。因为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表现。 4.正文翻译成品: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今

文档评论(0)

tsa0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老师职业,认真专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