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语文20版人教通用版课件6 1.pptVIP

新高考语文语文20版人教通用版课件6 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讲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 准确答题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的,在二轮复习中应继续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这仍是备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首要任务。 1.利用选项信息——最快捷的路径。 选项3对1错,错的那一项也仅在细节处设误,所以选项相当于带有“瑕疵”的诗歌赏析,故善于利用选项信息,对于快速疏通诗意有很大帮助。 【例1】(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提示信息】A项是对诗歌第一、二句诗人观点的概括,有利于我们把握其观点。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皈依,形成鲜明的对比。【提示信息】B项是对诗歌第一、二句表达技巧的赏析,有利于我们把握诗人的追求。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提示信息】C项是对诗歌第三、四句诗人来意的委婉隐晦的表达,有利于我们把握其形象。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提示信息】D项是对七、八两句诗人对待恩惠的态度的概括,有利于我们把握文意。“受恩必报”错误,诗歌尾联表达的诗人对待恩惠的态度是接受恩惠需要有理由,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2.“四角度”读懂诗歌——最直接的路径。 (1)看标题。 古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唐人作诗,最重标题。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重要的信息。 (2)析注释。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3)读正文。 ①抓景、事、人,推导诗歌主旨。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事物、人物,通过对景、事、人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歌的主旨。 ②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读诗歌时可从尾句入手,更易于把握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4)抓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命脉。如2018年浙江高考《送王昌龄》第二句中的“多暮情”、第四句中的“孤”、第十三句“叹息此离别”等,都是“情语”;如2019年天津高考《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中的“苦飘零”“嗟叹”等,都是“情语”。 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阕。有时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 当然,不是诗中所谓的“情语”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这时就需要我们调动对整首诗的感受,以及时来把握整首诗的情感与局部的情感表达。 【例2】 【例3】(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阅读流程】步骤内容一看标题——初判题材“题许道宁画”指诗人给许道宁的画题的诗。由此可见,这是一首题画诗。二析注释——了解背景,提取信息陈与义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步骤内容三读正文——联想、调整语序后准确翻译  读懂诗歌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如果诗歌提供的外围信息(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重难点字词释义等)并不充分,我们就需根据诗歌内容来整体把握了。此诗首、颔联写画中山水,尺幅有万里之势;颈联写暮景,回应“苍然”;尾联写作诗,谓画中景非笔墨所能传出,既极赞画之神妙,又自惭诗之拙。此诗起笔突兀,通体气势雄浑,很有杜意。 步骤内容三读正文——联想、调整语序后准确翻译 首联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画中山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化实为虚,意境全出,比正面、直接地说画山似真山要婉曲有味得多。 颔联承接一、二句意脉,作一小结

文档评论(0)

tsa0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老师职业,认真专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