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因 果糖不耐症是由于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缺陷所致。 由于缺乏果糖二磷酸醛缩酶,使机体不能使用果糖的一种疾病,其结果是果糖的副产品——果糖1-磷酸半乳糖在体内累积,而妨碍了糖原的形成和糖原转化成葡萄糖作为能量使用。 返回节 当前第3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基因诊断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的分子量为160000,由4个亚单位组成。 根据其催化活性、免疫特征和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又可分为A、B、C三型同功酶。 肝、肾和小肠中以B型果糖二磷酸醛缩酶为主。 欧洲资料表明:A149p、174D和N334k三种点突变是导致果糖不耐症的最主要原因。 返回节 当前第3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八、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指的是血清脂蛋白浓度升高。 高脂蛋白血症分类方法很多,按病因清楚与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由其他已知疾病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又分为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和散发性,前者的家族成员可出现本病;后者无遗传因素,也无继发因素。 返回节 当前第33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病因与临床表现 I型高脂蛋白血症 是脂蛋白脂肪酶或脂肪酶活化蛋白apo C-II缺乏所导致的一种较为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和VLDL甘油三酯的清除障碍,其特征是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和TG水平增高,常于幼年发病。 返回节 当前第3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II型高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病因是细胞的LDL受体缺如或缺乏,导致LDL清除延迟而导致血浆LDL水平增高。 家族复合性高脂血症: 病因是肝细胞产生apo-B过多。 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陷症: 病因是apo-B基因突变导致apo-B蛋白(LDL的主要蛋白)难于或不能被LDL受体识别,其LDL水平代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返回节 当前第3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III型高脂蛋白血症 几乎总是有载脂蛋白E的异常和血浆VLDL的转化和清除缺陷。 返回节 当前第36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IV型高脂蛋白血症 是较常见的家族性疾病,常具有家族性分布,其特征是血液中富含VLDL的TG呈不同水平的增高,有易感动脉硬化症的可能性,常于青春期或成人期早期发病。 返回节 当前第37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V型高脂蛋白血症 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家族性疾病,其病因是内源性和外源性TG的清除功能存在缺陷,其特征是血液乳糜微粒和TG水平增高,而LDL和HDL水平降低,常于儿童或成年发病,易于发生危及生命的胰腺炎。 返回节 当前第38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基因诊断 除III型高脂蛋白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外,其他型别的高脂蛋白血症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脂类水平确定高脂血症的类型。 对于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疑似患者,还需要对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在内的一级亲属进行相应的检测。 基因诊断才刚开始应用于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如已确认了位于人类染色体11q23的APOA5的基因突变可导致V型高脂蛋白血症。 返回节 当前第39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九、肝豆状核变性 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家族性多发,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 特征是肝脏不能将铜排入胆汁,从而导致铜在肝脏、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脏器聚集并对其造成损伤。 返回节 当前第40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是位于人类染色体13q14.3~q21.1的ATP7B基因。 研究者已确认了可导致肝豆状核变性的200多个ATP7B基因突变位点,其中,约半数的突变导致ATP7B蛋白单个氨基酸的错误替换。 返回节 当前第4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所致的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是患儿的甲状腺先天性缺陷,表现为甲状腺发育或功能异常。 DUOX2 、 PAX8、SLC5A5、TG、TPO 、TSHB 、TSHR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返回节 当前第4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三\4点 十一、溶酶体病 机体由于基因缺陷,可使溶酶体中缺少某种水解酶,致使相应作用物不能降解而积蓄在溶酶体中,造成细胞代谢障阻,形成溶酶体贮积病,又称为溶酶体病。 返回节 当前第43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数学起步,玩中学不焦虑——2025秋家长培训发言稿.pptx VIP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魏华林第0--18章绪论、风险与保险---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pptx VIP
- 电力市场的原理、变革与关键问题(41页).ppt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言语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电子产品维修技术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化妆师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三章 心肺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2023年CSP-S组(提高组)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DB53_T 1097-2022 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李四德-锦囊妙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