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氏文通》臣字意义与用法的演变
“大臣”是“马氏文通”中指的代词,通常被列为我们经常提到的第一个代词。马氏说:“朕、臣两字, 亦发语者自称也, 书经用之。……古者, ‘臣’字亦对人之通称, 非如后世之专指臣下也。”这样在马氏看来“臣”就和“我、余”等第一人称代词作用相同。开始时“臣”的出现通常是受到语境限制的, 与对话双方的身份有关, 多数都在君臣、主仆这样一尊一卑的情况下使用;而且通常只出现在对话中, 不像其他的第一人称代词那样自由。随着时间的推移“臣”的用法发生了变化, 渐渐具有了代词的性质。本文拟就讨论一下“臣”字意义和用法的演变。
“臣”的甲骨文字形, 极尽恭顺。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臣, 牵也, 事君者。像屈服之形。”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说:“ (甲骨文臣) 均像一竖目之形。人首俯则目竖, 所以‘像屈服之形’者, 殆以此也。”“臣”由此引申为对自己的谦称, 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一种自称。
一、 《尚书》中有大量的“大臣”,总结如下
1. 臣为策于诸吏
后克艰厥后, 臣克艰厥臣 (大禹谟)
予有乱臣十人 (泰誓)
兹乃允为王正事之臣尔乃子介用逸 (酒诰)
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 其害于而家, 凶于而国 (洪范)
则亦有熊罴之士, 不二心之臣, 保乂王家 (康往之诰)
帝曰:“臣哉, 邻哉!”……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 汝翼。” (益稷)
2. 群郎僚御之臣正和后克正同上
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 (康诰)
亦为君为长, 不能厥家人, 越厥小臣、外正 (同上)
今予命汝作大正, 正于群仆侍御之臣 (炯命)
仆臣正, 厥后克正 (同上)
3. 指所有平民,例如
先王克瑾天戒, 臣人克有常宪 (胤征)
受有臣亿万, 惟亿万心, 予有臣三千, 惟一心 (泰誓)
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 (梓材)
4. 吉卜为马牛其风
商其沦丧, 我罔为臣仆 (微子)
予得吉卜,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大诰)
马牛其风, 臣妾逋逃, 勿敢越逐 (费誓)
窃马牛, 诱臣妾 (同上)
5. 上,得宜权于绥尔先公。为请服走事,以信任
我乃明致天罚, 移尔遐逖, 比事臣我宗多逊 (多士)
惟尔多士, 攸服奔走, 臣我, 多逊 (同上)
今尔奔走臣我监无祀, 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 (多方)
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 (康王之诰)
6. 前看及其使用的复音词
一二臣御敢执壤奠 (康王之诰)
这里“臣御”指保卫天子的臣仆, 这是诸侯的谦称, 诸侯的话是对周天子说的, 对天子而言诸侯也确实是臣仆, 这时的“臣”还不能独立使用, 要和其他的词结合成一个复音词来使用。
予小臣敢以往之仇民百君子越友民, 保受王威命明德 (召诰)
这时“臣”表尊敬时也不能独立使用, 要附着在“予”这样的词后面。
二、 “大臣”很少用于毛诗,但基本上继承了尚书的用法
1. 例如,展示员工
王之荩臣, 无念尔祖 (大雅·文王)
进厥虎臣, 阚若骁虎 (大雅·荡·常武)
矫矫虎臣, 在泮献馘 (鲁颂·炯·泮水)
2. 表示所有平民,如下所示
浦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谷风·北山)
嗟嗟臣工, 敬尔在公 (周颂·臣工)
3. 代表奴隶,如
民之无辜, 并其臣仆 (小雅·节南山·正月)
《毛诗》中没有出现作为人称代词的用例。
三、 在《论语》中,“臣”主要与“臣”相对应,其意义的总结
1. 父父父父监管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八佾)
所谓大臣者, 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 (先进)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彦渊)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 是难能也 (子张)
2. 死亡之人
子路使门人为臣 (子罕)
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 欺天乎 (同上)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 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同上)
四、 孟子擅长识别,经常与各国国王争论,所以他有很多书
“臣”的用例
1. 一般官僚的总称如下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 (梁惠王上)
欲为君尽君道, 欲为臣尽臣道 (离娄上)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 (告子下)
2. 同上同上君不得而臣所教
汤之于伊尹, 学而后臣之 (公孙丑下)
好臣其所教, 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同上)
君不得而臣 (万章上)
顺之不臣荛则吾既得闻命矣 (同上)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尽心上)
3. 例如,闵人
在国曰市井之臣 (万章下)
在野曰草莽之臣 (同上)
4. 以“臣”治天下
但由于孟子与诸侯国君之间确实存在君臣的等级差别, 而且这种“臣”的用法不像其他人称代词一样自由, 所以只是有了人称代词的趋势而已。如:
齐宣王问……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梁惠王上) 。
齐宣王问……孟子对曰:“臣始至于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