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抑郁症技术规范
儿童抑郁症(childhood depression)属于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或心境障碍范畴,其特征为儿童处于极端的、持续的或难于调节的情绪状态,如过度不愉快或从伤心欲绝到兴高采烈的大幅波动。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特征和症状进行诊断。症状标准为:在两周内至少出现以下5种症状,并且出现功能改变。
(1)每天几乎都出现抑郁情绪,并自述主观感受或他人发觉;
(2)每天几乎表现明显的失去活动兴趣或乐趣,可自述或他人发觉;
(3)未节食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加重,或每天食欲下降或食欲增强;
(4)几乎每天失眠或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都有精神运动性激越或阻滞,可自述或他人发觉;
(6)几乎每天表现疲乏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有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感(可以是妄想);
(8)几乎每天都有思维或注意能力下降表现,可自述或他人发觉;
(9)反复想到死,而非对死的恐惧、反复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或有计划的自杀。
【治疗】
常用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抑郁发病早的儿童复发风险也高,因此早期干预十分关键,这样可达到缩短抑郁发作,防止再度发作,减少相关功能的损害,并减少自杀的危险性。
1、药物治疗
(1)三环抗抑郁药(TCA):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氯米帕明(氯丙咪嗪)等。通常TCA剂量为每日1—5mg/kg,分2—3次口服。有癫痫的儿童慎用TCA。
(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万拉法新等。TCA治疗无效者,改用SSRIs可获得疗效,氟西汀每日20—80mg,分1—2次服用。
2、认知-行为疗法
可通过认知的归因策略,帮助儿童重塑战胜悲观信念的认知。
3、青少年综合治疗
这是一种心理教育方法,旨在强调技能训练以增强青少年对情绪的控制,提高他们应对导致抑郁的情景的能力。核心治疗内容是青少年参加集体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此外,开展对青少年父母的补充治疗,以促进支持青少年的学习技巧,帮助他们将团体治疗中习得的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六、癔症技术规范
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在ICD-10和DSM-IV中称为分离性和躯体形式障碍。该症是由明显情绪因素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起病甚急,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方面的障碍,症状无器质性基础。
【诊断要点】
(1)症状标准:有社会因素诱因,并且至少表现下列一项:
①癔症性遗忘;
②癔症性漫游;
③癔症性多重人格;
④癔症性精神病;
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⑥其他癔症形式。
(2)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依据。
【治疗】
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治疗、暗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1、心理治疗:医生须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谈话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并鼓励患儿说出存在的问题和内心矛盾,共同寻找问题症结,再帮助患儿了解疾病原因,讲明该病可以治愈,使其建立治病的信心,克服不适当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反应,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亦可进行集体心理治疗。
2、暗示疗法:暗示疗法适用于急性发作而且暗示性较强的儿童。
3、对可能诱发集体发作的病例,应将首发儿童隔离开来,减少社会强化,及时解除其躯体不适,分散注意力,稳定其情绪。
4、药物治疗:对情感暴发或某些痉挛发作患儿一般不宜使用暗示疗法,可给予安定2.5—10mg或奋乃静5mg肌内注射。儿童癔症不宜长期用药,以免增加暗示作用而巩固病情。
七、屏气发作技术规范
屏气发作(breath holding spell)是指儿童因发脾气或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一般发生于6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一般即可诊断。屏气发作与癫痫发作的区别是:①屏气发作前一般有情绪诱因存在;②突然停止呼吸为起点,继之出现发绀、意识丧失,而癫痫的青紫往往在发作后出现;③常出现角弓反张,而癫痫少见;④呼吸正常后意识即恢复正常,不像癫痫常在发作后昏睡;⑤脑电图一般正常。
【治疗】
矫正重点是为父母提供咨询,解决儿童与父母及环境间的冲突,消除父母的焦虑,告知屏气发作是一种一过性现象,预后良好。并指导他们对待儿童要镇静,避免溺爱,简单的惩罚与斥责只会促进该行为的发作。须强调,父母当孩子面时要保持一致的教养态度,避免当孩子面表现过分焦虑不安,后者亦可成为暗示诱因。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必要时可用苯巴比妥或大仑丁以减少发作,并预防脑缺氧而发生损害。对年龄稍大儿童的暴怒发作,可实施“冷处理”,即劝说无效时,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不予理睬。该行为预后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消失,但部分儿童的任性可持续存在,难以克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