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处理对低ni型双相不锈钢性能的影响.docxVIP

固溶处理对低ni型双相不锈钢性能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溶处理对低ni型双相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双相不锈钢主要由铁素体和殖民化体组成,体积比例通常为50%。因此,它具有铁素体和奥陶石的特点。考虑到奥陶石不锈钢的良好耐腐蚀性和焊接性,以及铁素体不锈钢的高强度和耐氯性,具有良好的完整性。 近年来,研究相变诱导塑性效应(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TRIP)的双相不锈钢成为了热门的话题,由于具有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塑性,成为了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焦点 目前对于双相不锈钢的氢脆性能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影响氢致延迟断裂的三个主要元素分别是应力强度因子、溶解的氢含量以及显微组织,其中显微组织是影响氢脆的关键因素 本文中设计的双相不锈钢,提高了含C量的同时降低了N含量,来提高其热加工性能和TRIP效应,通过分析其拉伸曲线以及显微组织来研究试验钢在拉伸过程中奥氏体组织含量的变化和加工硬化行为。通过电化学充氢实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和断口形貌分析,来系统地研究该双相钢的氢脆行为,探究奥氏体对双相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以及TRIP效应和氢脆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1 实验 1.1 节ni型双相不锈钢铸锭的制备 首先结合Thermo-Calc软件计算、设计出一种含N的节Ni型双相不锈钢。其具体成分如表1所示。将所有组分混合均匀并委托宝钢研究院不锈钢研究所熔炼,获得节Ni型双相不锈钢铸锭。铸锭经锻造后在1 200℃下均匀化处理120 min,然后经7道次热轧到4 mm后快冷到室温,避免析出σ相、χ相、Cr 1.2 机械研磨和机械抛光 选取固溶处理后的试样,依次用400#、800#、1200#和1500#的砂纸进行机械研磨,然后依次用粒度为2.5 mm和1.5 mm的金刚石研磨膏进行机械抛光,直至试样表面光洁平整无划痕。然后将所得试样在由10 g KOH+40 ml H 1.3 试样的制备和测试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可有效地测量试样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将固溶处理后的试样依次用400#、800#、1200#和1500#砂纸打磨后,再用粒度为2.5 mm和1.5 mm的金刚石研磨膏进行机械抛光。然后将所得的样品放置在XRD的样品台上进行测试,仪器型号为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AXS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管压为35 KV,管流200 m A,扫描角度范围为30°~110°,扫描速度为5(°)/min。 1.4 砂纸研磨除标距段外缘防水钢绞线的制备 选取在1 050℃固溶处理后的拉伸试样,标距段依次利用400#、800#、1200#的砂纸进行机械研磨,然后将试样除标距段外用绝缘防水胶带缠绕后夹持于电源负极,铂丝置于电源正极,将整个标距段浸入0.5 mol H 1.5 材料拉伸性能试验 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洛氏硬度计中进行硬度测试,在试样上选取5个点打完硬度后取平均值作为测试的最终参考结果。 采用Zwick T1-FR020TN型号的材料拉压试验机,拉伸速率为0.5 mm/min。通过引伸计记录其应变。计算获得不同固溶温度处理下试样的抗强度和伸长率。 对预充氢后的试样立即进行慢应变速率拉伸(slow strength rate tensile,SSRT)实验,拉伸速率为10 式中:TE代表材料的总伸长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热处理对铁素体体积分数的影响 图1为该实验钢在不同固溶温度下热处理5 min后的显微组织。由图1可明显看出,该实验钢主要由明暗两相组成,其中深色为铁素体,浅色为奥氏体,两相均沿着轧制方向成流线状分布。铁素体的流线断断续续地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中。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深色区域面积逐渐增加,而浅色面积逐渐减少,且单块铁素体区域变宽变长。说明随着固溶温度增加,铁素体体积分数会增加,铁素体基体内的Cr的含量也会明显降低,Ni的含量升高,同时在冷却速率较高的情况下,奥氏体的析出温度会相对较低,此时奥氏体主要呈针状析出,晶粒也有明显长大 图2为不同温度热处理后试样的XRD谱图。从图2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热处理之后试样的奥氏体的三强峰。通过对图2的数据进行精修计算最终得到了1 000~1 100℃下试样中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分别为43.48%、39.64%和38.29%。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中奥氏体体积分数在明显的下降,铁素体体积分数随之增加。这与硬度和金相所表现出的规律是吻合的,同时也符合ThermoCalc的预期计算结果。这是因为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提升,LDSS趋于单一铁素体组织,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奥氏体和铁素体的生成条件和速度不同,在不同的冷却温度下,δ铁素体内析出不同比例的奥氏体 图4为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LDSS的洛氏硬度。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试样中铁素体的体积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