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个体性状的研究
放牧和封闭是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中最重要的用途。关于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多年研究中,已经证明放牧通过采食、践踏和粪尿归回等过程影响植物形态特征、生理特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产力的下降、土壤矿质元素丧失,草原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两种优势植物对放牧的响应规律,重点研究两个优势植物种功能性状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和生物量如何分配来避免及容忍放牧对其的影响。旨在生态系统的保护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生长季节单次降雨影响
本研究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侍旗境内典型草原区(41°33′6″-41°50′17″N,115°41′4″-115°2′45″E),土壤为栗钙土(haplic calcisols according to the FAO classification)。长期平均温度为2.27℃(1962-2012),平均年降雨量为387.4mm。长期植物生长季节平均温度为(5-9月)14.59℃,生长季节降雨量为323.6mm。其中试验年年降雨量为360.4mm,略高于多年平均降雨量,主要集中于6-8月份。年均温为3.71℃。优势植物种为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伴生种包括黄囊苔草(Carex korshinskyi)、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双齿葱(Allium bidentatum)、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
1.2 自由放牧样地
本研究选取1995年围封样地,2005年围封样地和自由放牧地3个试验处理样地,各处理样地重复3次,每块样地100m×100m。其中自由放牧样地从1988年中国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一直作为放牧利用区,草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初步估算每年放牧消耗了90%的群落地上生物量。各小区彼此之间的距离大约为500m。放牧区全年的放牧强度为2.5只羊/(hm
1.3 样方与地下生物量分配
在围封样地随机设置5个1m×1m的样方,3块样地共计15个重复。在自由放牧区,每年5月植物返青期,每个放牧小区内设置5个活动围笼(1.5m×1.5m),围笼内设1m×1m样方,3块样地共计15个重复。在2013年植物生长旺盛期(8月份),在每个1m×1m的样方内,随机选取器官完好的成年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植株各3株,将整个植株齐地面剪起,在室验室内,所有植物地上部分按茎、叶和果实被分离,将其恒温箱65℃烘48h进行生物量分配测定。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各部分(个体茎、叶和果实)总计所得。地下生物量用地下根系生长法测定,以植物单株为计量单位。在剪掉植物地上部分的位置,用直径为10cm的土钻进行收集,收集深度为20cm,其中根据地上留茬植物和根特性判定两个物种的地下根系
1.4 围封与自由放牧
两因素的方差分析评估了不同利用方式(1995年围封,2003年围封与自由放牧)与物种之间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了放牧对两种优势植物种地上与地下生物量、茎生物量、种子生物量、果实生物量、0~10cm地下生物量、10~20cm地下生物量、地下总生物量与C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植物物种,不同利用方式及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种群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P0.001)。两种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顺序为2003年围封1995年围封自由放牧。克氏针茅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糙隐子草(P0.001),克氏针茅的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糙隐子草(P0.001)。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自由放牧1995年围封2003年围封。两个物种的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围封样地(图1)。
2.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种子生物量的影响
克氏针茅地上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种子生物量呈现出一致变化的趋势,即围封处理(1995年围封和2003年围封)显著高于放牧处理(P0.05,图2a)。同时放牧显著降低了糙隐子草的地上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图2b)。相比自由放牧,1995年围封区和2003年围封区克氏针茅的种子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0%和15%,茎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1%和22%(图3a)。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有相似的变化趋势,1995和2003年茎的增加比率分别为1%和7%(图3b)。在不同利用方式下,C
3 参植物生物量的下降
本研究证明放牧显著降低了两种优势植物种的地上生物量,降低的地上生物量主要归因于过度放牧减少了叶、茎以及种子的生物量,从而导致整株植物生物量下降,一致的结果在其他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不同类型的植物(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