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真菌生物膜研究进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真菌生物膜研究进展 Biofilms: a New Perspective on Fungal Infection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 廖万清 医学真菌学 它是研究病原真菌和条件致病真菌对人类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重要学科,属交叉、边缘学科。 真菌酵母丝状真菌念珠菌隐球菌球拟酵母菌微型丝状真菌(霉菌)巨型丝状真菌(如香菇) 真菌按其菌落形态分为 特征:多细胞,有菌丝和孢子,基本形态是菌丝 特征:在感染组织内寄生或在37℃高营养培养基培养时是酵母相,在体外腐生和27℃培养时呈菌丝相(丝状真菌)霉菌酵母菌非皮肤癣菌霉菌双相真菌特征:单细胞,球 形,卵圆形、椭圆皮肤癣菌 真菌的致病方式 真菌毒素中毒症:黄曲霉毒素, 镰刀菌毒 素。 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形性红斑,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浅部真菌病: 皮肤及附属器官感染。 深部真菌病: 局限性及系统性。 各种原因导致真菌感染患者增加静脉插管抗生素的滥用糖尿病、AIDS病人群的增长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体内人工植入物的推广免疫缺陷、免疫力低下等易感人群不断增多 美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980至1982年与1992至1993年相比,念珠菌病发病率由2.6/100万/年上升至72.8/100万/年;隐球菌病由4.0/100万增至65.5/100万/年;曲霉病由8.4/100万/年增至12.4/100万/年。北京协和医院1953至1993年间尸检结果显示,后20年深部真菌感染率由1.5%增至5.6%。 上述原因导致机会致病真菌感染的病例大幅增加,有许多感染反复难愈。其中有相当多的病例已经证实与真菌的生物膜形成有关。 一. 生物膜的形成和结构生物膜(biofilm) 定义:是一种附着于活组织或无活力的组织表面、由其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多聚基质(extracellular maxtrix,ECM)包裹的有结构的菌细胞群体,由ECM以及被其粘连的菌细胞构成。它是相对于游离状态菌细胞而言的另一种微生物的存在方式。它可以保护菌细胞,明显降低隐球菌等致病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甚至耐药。 近年来已发现包括主要的人类致病真菌在内的多种真菌可以形成生物膜。念珠菌可以形成生物膜且念珠菌形成的生物膜有对抗宿主防御机制的作用,并使得念珠菌对临床常规抗真菌药物明显耐药。Walsh等则最早报道了一个隐球菌生物膜形成的病例,该病人在心室心房分流术后心导管表面生长的微生物薄膜经培养确定为新生隐球菌,薄膜超微结构符合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首次证实新生隐球菌也可以产生生物膜。Reynolds 发现酿酒酵母生物膜的存在。 ① 菌体与支撑物表面的粘附。②形成微菌落。③微菌落融合并释放基质形成生物膜的基底层。④基质大量释放;同时伴随菌丝和或假菌丝的形成,结构逐渐复杂。⑤细菌或真菌细胞从生物膜释放出来,形成新的生物膜早 期中 期成熟期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c)成熟期白念珠菌生物膜(生长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上,荧光显微镜下)(a)早期(b)中期 生物膜的结构以白念珠菌生物膜为例。最初的2h:白念珠菌细胞主要以芽生孢子的形态附着于支撑物表面。4h后:开始形成芽管,出现分散的微菌落,并逐渐融合。中期的开始阶段(12~14 h):主要是以细胞外基质的出现为特点,细胞外基质覆盖在真菌微菌落表面,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多,直至将细胞完全包裹。成熟期:形成在细胞外基质包裹下的由孢子、菌丝和假菌丝组成的致密的网状系统,呈有机的三维结构。 白念珠菌生物膜(生长于义齿树脂表面,共聚焦扫描激光镜下):0 (a), 8 (b), 11 (c), 48 (d) 小时 标尺均为10μm白念珠菌生物膜(长于盖玻片,24h,扫描电镜下)注:扫描电镜操作前的处理 去除了大部分基质 新生隐球菌的生物膜早 期:酵母细胞和出芽孢子形成单层结构;中 期:逐渐形成菌落;成熟期:产生大量荚膜多糖和细胞外物质,将大量酵母细胞连成三维网状结构。 早期:A、B 出芽、单层生长中期:C、D 微菌落形成成熟期:E、F 荚膜多糖释放、细胞外基质形成并包裹数层酵母细胞C. neoformans B3501生物膜(生长于聚苯乙烯96孔板,光镜下) 成熟的C. neoformans B3501生物膜(生长于盖玻片,电镜下)可见多糖物质将酵母细胞连接在一起(箭头所示)。 二. 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附着组织类型、血清成分等,在体外培养则还受到培养基类型的影响。如下所述。 血清及组织液成分血清及组织液的某些成分可促进生物膜形成。在相同材质的支撑物上,相较与体外生物膜,体内生物膜的胞外基质更厚,而且体内生物膜完全成熟所需要的时间

文档评论(0)

iphone0b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如皋市辰森技术服务工作室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682MA278Y74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