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冒然?????颠扑不破???出其不意 B.蝉联????伸张?????见微知著???老生常谈 C.眩晕????招徕?????词不达意???茫刺在背 D.宣泄????通牒?????惹是生非???看风驶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B.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C.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⑤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⑥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A.②⑤③⑥①④ 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⑤①③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4.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谈起北美生活经验,我个人感受最深的,便是浓浓的科幻氛围。有科幻传统的社会可以是商业的、现实的,但也一定拥有对人类未来憧憬的热情,及纵容这一热情的广阔空间。 。 。 。 。 ——“它们将众星视为田园,它们是农夫,它们不断播种,有时候会有收成”。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系列里的外星智慧生命所不断做的工作 ②播撒一千颗种子没有任何收成,那么播撒十万颗如何?总有一颗会发芽的 ③一旦这颗种子发芽成长,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震撼与飞跃 ④我觉得西方社会科幻风气的不懈培育正是这一播种过程 ⑤想想看,一个少年遇到一本科幻书,从此埋下一颗伟大梦想的种子 A.④②⑤③① B.⑤③④②①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⑤③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袅袅(niǎo)???????桅杆(wéi)?????????????似乎(sì)???????????疏朗(lǎnɡ) B.橘颂(jú)?????????门闩(shuān)???????????窸窣(sū)???????????爽朗(shuǎnɡ) C.寒砧(zhēn)???????迢远(tiáo)?????????????缠绵(chán)?????????湿润(yùn) D.涔阳(cén)????????漂泊(bó)??????????????特殊(chū)??????????繁茂(mào)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