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拿 来 主 义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2、学习本文的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感情目标: 了解鲁迅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态度,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谁写的诗? 1分钟 二、作者及作品 1、了解鲁迅 4分钟 (生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他在《拿来主义》中横眉的风采。(板书) 2、《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偏重议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尖锐泼辣。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形象化说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这是鲁迅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且介亭杂文》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二、文章研读: 1、安静独立完成自学任务: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解决字词障碍(有疑问的翻红牌向老师求助) 10分钟 2、解题:看到题目,你怎么想的? 2分钟 3、《拿来主义》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现在我们就围绕此结构看看: A、什么是拿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样拿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解决问题。并小组交流疑问。如组内解决不了,整理到小黑板上。(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抄板手整理) 18分钟 4、知者加速 熟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5、释疑(小结明确): a、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所以……”,那么拿来的原因是在什么,即为什么要拿来? b、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毒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因果论证) 那么我们怎么拿呢? c、 占有、挑选,有辨别能力。 三、认识比喻论证 1、速读第9段,完成下面表格 喻体事物 态 度 本体事物 态 度 鱼 翅 吃 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 片 送药房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趋利避害(使用) 烟枪和烟灯 留一点,毁大部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 散 去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 剔除(毁灭)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抄板手整理)。 3、知者加速:熟读课文,整理本文行文思路。 4、释疑 (1)本处用来比喻论证,使深奥的抽象的道理变的浅显易懂。使我们明白了如何挑选。 拿来主义究竟怎么拿,根据上面表格,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使用、存放、毁灭。 (2)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是新人,是具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新人。那相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旧人),他对待得到的东西(大宅子)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三、小结:通过对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对外来文化、古典文化、新新文化要加以区别,加以选择,保留其精华,变成自己的。 四、练习 1、课后自由阅读文章,体悟文章中幽默讽刺、尖锐泼辣的语言风格。下节课我们将分析它的语言。 2、完成《同步练习》P67、P68上的练习。 3、完成P86问题探讨1. 五、板书: (破)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孱头 旧人 昏蛋 废物 (立) 拿来主义 新人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 1、 学习本文的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2、 分析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