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节选)》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玩偶之家(节选)》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 《玩偶之家(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人物和剧情。 2、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鉴赏主要人物形象,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并领悟娜拉出走的原因。 3、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概括戏剧人物的性格,深入分析矛盾冲突的本质;把握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力量。 审美鉴赏与创造:多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起对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关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难点: 探究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学习提示 1879年《玩偶之家》的首演,曾经给欧洲社会带来如同暴风雨一般猛烈的震撼,因为这部剧作尖锐地提出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问题,给当时欧洲保守而又伪善的社会道德一记响亮的耳光,由此它也成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 课文节选的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同时也是结局部分。阅读时,注意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分析娜拉和海尔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理解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从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意蕴。 《玩偶之家》属于“社会问题剧”,这是易卜生创造的戏剧类型,强调在舞台上呈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古代王公贵族或骑士游侠的传奇故事),在戏剧中直接讨论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作品体会这些特点,还要注意分析作品中的“戏剧性事件”以及“突转”手法的运用,领略剧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 一、导入新课 舒婷女士曾写过一首非常经典的爱情诗《致橡树》。诗中这样说道: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纯真、炙热,也是高尚,伟大的。诗人借木棉、橡树这两个意向,表达在爱情里,她希望彼此是平等的、独立的,能够相互尊重倾慕、又彼此情投意合的爱情理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另一位在爱情中追求独立人格的新女性——娜拉,一起看看她又经历了怎样的悲喜离合。 二、作者介绍 易卜生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他1828年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八岁时遭遇父亲破产的变故,并因此失去了在好学校上学并升入大学的机会。易卜生十六岁时离开家庭外出闯荡,一边当学徒工,一边阅读写作。易卜生二十三岁起在剧院工作,一度担任挪威剧院导演。1864年起,易卜生先后旅居意大利、德国等地,在异乡创作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四部剧作:《社会支柱》《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群鬼》。1891年,易卜生以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挪威,长期卧病后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伟大的剧作家,享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 他一生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850—1868)浪漫主义历史剧:过渡作品哲理剧《布朗德》《培尔金特》。 中期(1868—1891)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后期(1891—1906)象征主义心理剧:《建筑师》《小艾友夫》《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 三、背景介绍 《玩偶之家》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易卜生的朋友芳拉·基勒是一个乖巧、一切听从丈夫分配的家庭主妇,丈夫非常爱她,他们的婚姻初期是美满幸福的。但是好景不长,一场灾难降临在他们身上。她的丈夫基勒得了严重的肺结核。芳拉决定为了丈夫冒一次险。她找最好的医生给丈夫医治,然后瞒着丈夫向放债人借了一大笔钱,而且这一大笔钱是靠伪造父亲的签字才借来的。在芳拉的细心照料下,基勒的病情基本稳定。后来,基勒知道芳拉是靠伪造父亲的签字借债给他治病,大动肝火,谴责芳拉的所作所为毁掉了他的名誉和升迁,毁了他的前途。芳拉受不了丈夫的无情对待,因打击过大而发疯了,基勒也和她离了婚。就这样,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解散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分开了。 四、知识支架 社会问题剧 所谓“社会问题剧”是指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所提出的“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社会问题剧作品中的人物不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