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QB_T 2881-2013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pdf

QB_T 2881-2013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1.060QB分类号:Y78备案号:43565-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2881-2013代替QB/T2881-2007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能技术条件Footwear and footwear components -- Antimicrobial performancespecifications2014-07-01实施2013-12-31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OB/T2881-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QB/T2881一2007《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的修订,与QB/T2881一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的修改,由《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修订为《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能技术条件》;标准范围的扩大;-规范性应用文件的增加和修改;-增加抗菌鞋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产品标识的要求;增加了取样要求;抗菌试验菌株的修改;-增加溶出性和振荡法,分别为规范性附录A和附录D;要求中增加了溶出性指标;增加了抗菌剂在选用时的要求,在产品丢弃后不应对环境产品影响;-调整了原标准中表1的指标;-增加第9章判定。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福建省南安市帮登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平颖川轻工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苏、张伟娟、侯景国、陈俊源、吴继贤、黄鹏辉、张骁、郑苏江。本标准于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B/T2881-2013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能技术条件警告:本文中规定的试验方法需要使用相关微生物。只有经过微生物学培训且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在具备处理微生物技术条件的实验室才可使用本标准中的微生物检验方法。考虑到具体国家的法律法规,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环境、取样、试验菌株、试验方法、要求、判定、标识及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抗菌性能的鞋类和鞋类部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8629一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抗菌antimicrobial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微生物或妨碍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3. 2抗菌鞋antimicrobial shoes衬里和内垫通过采用抗菌材料或对衬里和内垫表面进行抗菌处理,使鞋内腔具有抗菌作用的鞋类。4试验环境试验采取无菌操作技术,实验室环境应符合GB19489。5取样抗菌测试对声明有抗菌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取样进行测试。如果声明为抗菌鞋,则对鞋的主要部件包括衬里、内垫等部位,分别裁剪取样,进行抗菌测试。每个测试样品如衬里或内垫,其如果由多种材料构成,所取样的材料面积占部件面积80%以上的材料或部件,若单种材质达不到80%,则需要裁取2种或以上主要的材料部分进行抗菌测试。也可从鞋材上直接裁取。6试验菌株6.1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4352或AS1.1736)。6.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或AS1.89)。6.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或AS1.2031)。注:根据客户要求,也可选用其他菌种或菌株作为试验用菌,但所有菌种或菌株应由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1 QB/T2881-2013供,并在报告中标明试验用菌品种及分类号。7试验方法7.1溶出性试验方法按附录A方法。7.2菌液吸收法按附录B方法。7.3膜接触法按附录C方法。7.4振荡法按附录D方法。7.5洗涤试验方法按附录E方法。7.6不同鞋材适用的试验方法表1列出了不同鞋材所适用的试验方法表1不同鞋材适用试验方法序号鞋材特征试验方法备注1吸水性强菌液吸收法如织物和皮革微孔材料,如贴膜革或重革,合成或人造材料,EVA发泡材2不吸水膜接触法料,聚氨酯发泡材料;或致密材料,如塑料或包膜材料非溶出型(抑菌环宽3不同的鞋类部件材料,成型材料;具有非溶出抗菌技术的材料振荡法度小于1mm)要求8溶出性8.1按附录A方法进行测试,溶出性抑菌环宽度(D)不应大于5mm8.2抗菌性能抗菌性能要求如表2所示。表2抗菌性能单位为%抗菌学材料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衬里、内垫(洗涤前)95V80衬里、内垫(洗涤10次后)70P判定9溶出性、抗菌性能符合第8章要求,判该产品合格溶出性、抗菌性能有1项或1项以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