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
B 16
安
徽
省 地
DB34
方 标 准
DB 34/T 2969—2017
山区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in pests of tea garden in mountainous area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9 - 15 发布
2017 - 10 - 15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34/T 2969—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池州市植保站、泾县植保站、 霍山县植物保护站、无为县植保站、徽州区植保站、合肥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
本标准起草人: 黄秋云、曹明坤、郑兆阳、潘月敏、曹辉辉、吴向辉、李静、王京京、姚卫平、张 传根、刘浪、陈永田、夏海生、方春华、许光文。
1
DB34/T 2969—2017
山区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区茶园病虫害防治策略、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绿色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皖南、皖西山区茶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主要病虫种类
3.1 主要虫害
安徽省山区茶园主要虫害有小绿叶蝉、茶尺蠖、黑刺粉虱、茶毛虫、蚜虫等。 3.2 主要病害
安徽省山区茶园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等。
4 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按照“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 立足茶 园及周边整个生态系统, 以健身栽培、生态调控为基础, 因地制宜配套以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 药等技术措施,实现对茶树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5 农业防治
5.1 健身栽培
5.1.1 优选抗(耐)病虫种苗
新辟、低改茶园所用茶苗, 在考虑地域适宜性基础上, 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有较好抗(耐) 性的良 种茶苗,种苗质量应符合 GB 11767 的规定。
5.1.2 平衡施肥
2
DB34/T 2969—2017
增施、深施有机肥,推广施用配方肥,均衡茶树营养元素供给,提高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5.1.3 合理修剪
结合树势和病虫防治要求, 进行轻、重修剪和台刈, 有效改善茶园小生态, 恶化害虫食料条件, 减 少有害生物发生源和控制发生蔓延途径。
5.1.4 分批及时采摘
及时采摘,降低茶叶病虫密度,抑制小绿叶蝉、蚜虫、茶饼病等芽叶病虫的发生。
5.1.5 适当中耕,合理除草
春季浅耕, 改善土壤通透性, 破坏地下害虫、尺蠖蛹类等栖息场所, 减少害虫基数; 秋末结合施基 肥,进行茶园深耕。茶园恶性杂草采取人工去除,适当保留盖地植被。
5.1.6 清洁茶园
茶季停采或采摘结束期, 将茶丛下部衰弱枝叶、病虫为害的残损枝叶清除后集中销毁, 降低次年茶 园病虫基数; 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封园, 有效减轻叶类病害和土壤中越冬 害虫的发生。
6 生态调控
6.1 维护茶园周边生态植被
新建茶园周围要有比较丰富的植被和水源, 茶园周围适当保留乔灌树林、竹园等植被, 现有茶园改 造时,在茶园周边种植适宜树种,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6.2 改善茶园内生态环境
茶园实行茶与林、竹邻作, 与其它作物间作, 适当保留茶园内及茶坡、茶梯边木竹绿化植被, 茶园 行间种植蚕豆、豌豆、早大豆、紫云英等显花作物, 丰富茶园植被, 吸引天敌及中性昆虫, 维护生物多 样性, 增加茶园内蜘蛛、寄生蜂、草蛉等天敌的种群数量, 利用天敌来控制小绿叶蝉、茶尺蠖、黑刺粉 虱、蚜虫等发生为害。
7 理化诱控
7.1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 在茶园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 挂灯高度根据茶丛而定, 一般接虫口距茶丛 冠面 60 cm 左右为宜。根据茶园开阔度及杀虫灯功率特性,灯间距可为 50 m~100 m,单灯控制面积 在 3335 m2 ~6670 m2。
杀虫灯在茶园内棋盘式分布,开灯时间从 4 月上旬到 10 月底,主要诱杀茶尺蠖、茶毛虫、茶小 卷叶蛾、茶蓑蛾、金龟子等害虫。
7.2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不同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 3060-2017地理标志产品 怀宁贡糕.docx
- DB34T 3059-2017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docx
- DB34T 3057-2017淮北平原区大沟控制蓄水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053-2017白酒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cx
- DB34T 3052-2017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设 实施指南.docx
- DB34T 3051-2017内河港口运营服务规范.docx
- DB34T 3050-2017重点时段道路运输保障工作指南.docx
- DB34T 3048-2017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 施工技术指南.docx
- DB34T 3046-2017城乡道路降噪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044-2017凤丹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021-2017果桑棚栽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967-2017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020-2017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大茶.docx
- DB34T 2968-2017蟹味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019-2017茶园洪灾预防和灾后修复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963-2017瓠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958-2017稻曲病测报调查规范.docx
- DB34T 2961-2017苦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3017-2017规模养殖场沼气清洁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957-2017小麦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