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武帝元朔年间主父偃交游考述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的一天,齐国临安市的宰相府里聚集了人们,官员们高兴地抬起头。当初的故人主父偃现在发达了,要回乡做丞相了,以后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过了。他们或许没有忘记,当初主父偃穷困潦倒时,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主父偃出场了,让下人拿出五百金一一分给亲友,大家面露喜色,看来主父偃大人有大量啊。但是,接下去,主父偃开始从容发言,他像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开始讲述当初自己的艰难,当初的你们如何嘲讽、使绊,如何对主父偃毫不留情。主父偃显然没有忘记过去,他今天要与过去一刀两断,办法就是与这些故人永不相见。大家狼狈散去,主父偃心中应该不无快意。
现实的教育:主父浚及其人生困境
主父偃,复姓主父,单名偃。“主父”这个姓氏据说来源于战国时代大力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到了主父偃这一代,昔日的荣耀虽然都停留在传说形态,但对主父偃还是发挥了鼓动作用。主父偃立志复兴祖先功业,苦读《易经》《春秋》,深明纵横捭阖之道,学究百家学术之要。学有所成后,他在齐国诸侯王子中四处走动,意图攀附关系谋取官职。但齐地是儒家思想的阵营,不学儒术的主父偃在儒生中间显得相当另类,处处被排挤。交游走动是需要花钱的。家境一般、不事生产的他很快就家徒四壁,甚至借钱都无门。在故乡齐地无法立足,他就北上燕、赵、中山寻找机会,仍然是处处碰壁,客居他乡生活愈发窘困。游遍数地后,主父偃感到在诸侯王国很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于是决定去中央政府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
到京师后,主父偃投奔到正得武帝宠信的将军卫青门下,获得赏识。卫青多次向武帝举荐主父偃,但武帝不知何故一时没有在意。时间长了,主父偃为数不多的盘缠渐渐用尽,同在卫青府上的其他宾客也开始挤兑他。主父偃的人生似乎走到绝地。
心中的抱负那么远大,当下的现实却是如此窘迫。得志后的他曾经这样回忆当年的境遇:父母不把他当儿子,不和他相认不管他死活;兄弟不把他当同胞,不知他冷暖不问他饥饱;宾客不把他当朋友,不与他见面不让他进门。窘迫的现实让主父偃胸中郁积着一口气,这口气既刺激着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越是被抛弃越是不放弃。当然,坚强的背面则不免带来部分性格扭曲。
一 主父浚之心的深刻性
主父偃决定放手一搏,直接向武帝上书言事,毛遂自荐。为充分展示才能,他的上书一下子便写了九条政事,其中八条为内政律令,一条为对外征伐匈奴。从主父偃上书的内容来看,他准确把握住了当时汉朝亟须解决的两个大问题:一是修订律令,解决汉初草创时期粗疏的法律的不适应问题,可惜这八条上书没有保存下来,我们无从得知主父偃当时到底是什么主张;二是征伐匈奴,当时汉朝国力强盛,武将们摩拳擦掌,胸有大志的武帝早就不耐匈奴欺凌,但主父偃的上书却是反对同匈奴开战的。这如同触了逆鳞,汉武帝看到主父偃的上奏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看来,这是主父偃的策略,所以结果大出人们的意料。主父偃的上书是在早上,武帝读完后当天傍晚便召见了主父偃,直言相见恨晚,当即拔擢为郎中。何以主父偃上书反对征伐匈奴,反而得到武帝的擢赏呢?这固然与主父偃的观点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主父偃上书的最后一段话触及到了武帝内心深处某些不安。“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乃使边境之民敝靡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权分乎二子,此得失之效也。”主父偃认为战事一起,无论成败必然会使带兵将领手握重兵、尾大不掉,武将们怕功高震主被帝王猜忌,而帝王最为忌惮的就是太阿倒持外重内轻。一旦内外相疑,则祸不旋踵。秦时尉佗率50万军队进击南越,章邯率70万骊山刑徒对战六国反秦大军。结果在秦朝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章邯兵败投降,尉佗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主父偃用二人的例子提醒武帝,战端开启后必须注意兵权旁落问题。雄才大略的武帝当然对此心知肚明,只是不能明言。主父偃变通了表述方式,隐晦地说出了武帝的顾虑,君臣故能一见如故,相得甚欢。武帝后来刻意培养霍去病、李广利以分卫青之权,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和主父偃的提醒有关。
这次上书后,主父偃青云直上,一年之中得到四次升迁,从郎中升到谒者,再迁中郎,很快便做到了中大夫。武帝给他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平台,他也竭忠尽智,急武帝所急,谋武帝所谋。当时汉朝正进行从文景时期的“清净无为”转型到“大有为”的过程中,内外政策均在调整。对内,要处理好长期困扰中央政府的诸侯王和豪强问题;对外,要解决匈奴问题,将国防线向北拓展。主父偃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建树。
内政方面,他献上“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国土再次分封给子弟,而不是由嫡子全部继承,从而将诸侯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又建议武帝将天下豪强全部强制性的迁移到长安附近的武帝陵寝茂陵,既充实京畿,又将地方豪强迁离故土杜绝萌乱之源。这种不动声色的釜底抽薪之举彻底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也在一定程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