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鼎咨询:2021年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docx

灼鼎咨询:2021年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 外骨骼机器人市场 行业研究报告 APEX CONSULTING 1 目录 口 概况 口 历史发展 口 产品应用场景分析 口 市场情况分析 口 驱动因素 口 代表企业 口 政府政策 口 行业发展趋势 口 名词解释 3 来源:头豹研究院,中一资本,灼鼎咨询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腰部外骨骼机器人 来源:头豹研究院,中一资本,灼鼎咨询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腰部外骨骼机器人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分类 -外骨骼机器人左手医疗,右手工业。 军 军用外骨骼机器人 军用主要为了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 , 也可提高 军人的负重能力。 按应用领域划 按应用领域划分 工 工业用外骨骼机器人 工业主要用于汽车制造、物流行业等领域 , 可 协助劳动者完成更重体力的劳动。 康复型外骨骼机器 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 帮助病人进行身体技能康复 , 也包括帮助老年人、 残截病人等行动不方便的病人作为辅助行动机器。 按 按结构划分 软 软体外骨骼机器人 除主机箱外 , 上肢仅有腿部固定结构、 关节及连接结构 , 产品设计更加紧凑、 轻质。从结构上看主要通过有自由度 的关节在辅助人体的活动 , 主要用于 物流及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包括位于腰背部的主机箱 , 完全包裹两条腿 外侧的金属结构 , 以及足底金属结构 , 部分 产品会有配套的拐杖以实现控制和支撑功能 , 部分产品会辅以支架或吊绳。在下肢结构上 一般会将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设计为可 动关节。主要用于患者康复。 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形态上类似曾经红极 一时的 背背佳 , 通过织物将产品固 定在背后 , 产品的主体即为背在身上的 主机箱 , 各种功能模块都布置在机箱内 部。主要用于频繁弯腰搬运的场景 , 如 物流、建筑工地等。 目前市场上的软体外骨骼机器人其实 属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一种 , 但其 形态和技术路径与金属结构的下肢外 骨骼全然不同。下肢部分通过纺织物 固定在人体上 , 通过绳索而非关节结 构提供助力 , 结构更为小巧。 4来源:头豹研究院,灼鼎咨询 4 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军用领域 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军用领域 , 美国军方率先开展 研究 , 目的是设计 增强型军用装甲。 开始出现商用产品 , 主要目标 人群是瘫痪截肢病人 , 运用硬 质外骨骼辅助人体承受重量的 理念 , 但产品刚性结构特性 , 体积大、重量大、无法便携等 问题 , 使得中长期使用无法实 现 , 商用化市场并未被打开。 新技术开始出现,以柔性外骨骼为代表, 外骨骼开始出现小型和轻量化的产品, 通过用个性化算法帮助使用者进行主动 训练的方式,主要用于康复领域。各个 玩家致力于加速产品更新和迭代,医疗 端应用场景出现大规模商用趋势。 2.0时期:商业尝试期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概览 -外骨骼机器人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 美国出于军事化目的,开始研究外骨骼机器人。2010年起国内引 入美国先进技术,外骨骼应用进入商业化模式,柔性外骨骼的出现,使得外骨骼开始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 领域,国内玩家纷纷出现,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式发展起来。 1.0时期:军用初始 1.0时期:军用初始期 3.0时期:国内外骨骼机器人的模仿和发展 3.0时期:国内外骨骼机器人的模仿和发展期 4.0时期:轻量化商用软体外骨骼时 4.0时期:轻量化商用软体外骨骼时期 时间 1960 2005 2010 2014 中国从2010年开始引入美国的先进技术,国内 企业纷纷起步,追赶外企的发展,以大艾、布 法罗机器人公司等为代表。而此时,国内的外 骨骼发展主要依托于高校的研究资源并商业化, 但技术上如何为使用者提供切实价值暂未突破, 技术仍以刚性外骨骼为主,对于运动能力差的 患者以及老年人群,难取得显著的辅助效果。 5来源:头豹研究院,灼鼎咨询 5 阶段● 中国对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约始于2000年,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 及科研机构相继开展外骨骼技术相关研究。其中浙江大学于2004 年研制出一种可穿戴式柔性外骨骼机械手,上海交通大学于2011 年研制出一种可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但因科研经费资助力 度小,所研制的样机实物均较为粗糙。●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与高校合作研究外骨骼机器人的模式逐渐增加,中国外骨 阶段 ● 中国对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约始于2000年,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 及科研机构相继开展外骨骼技

文档评论(0)

医疗行业资料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疗行业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