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180.10E 11SY备案号:57658—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589—2016代替SY/T6589—2004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and acquisitionwith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s2016-12-05发布2017一05一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589—2016目次前言IⅡI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方法用途及应用条件5工程技术设计6野外采集97野外资料验收与上交14附录A(资料性附录)可控源电磁法场源AB布设班报内容: 16附录B(资料性附录)可控源电磁法测点布设班报内容18附录C(资料性附录)可控源电磁法操作员记录班报内容19
SY/T 6589—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了SY/T6589—2004《建场测深法技术规程》,与SY/T6589—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对标准名称做了修改;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方法功能和应用条件”(见第4章,2004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技术设计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中的内容(见5.2,2004年版的5.2);修改了测网密度(见5.3,2004年版5.3);增加了观测装置要求(见5.4);增加了观测装置设计内容(见5.6);合并了“质量检查”和“质量评价”(见6.6,2004年版的6.7,6.8);-增加了资料上交要求(见7.2);删除了资料处理与解释部分(见2004年版的第8章)。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处。本标准起草人:何展翔、刘雪军、魏强、江汶波、周印明、杨国世、董卫斌。II
SY/T 6589—2016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建场测深法、复电阻率法、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法、广域电磁法、时频电磁法等)勘探技术设计、野外采集及资料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电性源作为场源的陆上油气可控源电磁法勘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Y/T517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时间域timedomain从时间的范畴来研究电磁场信号的变化,其动态信号是描述电磁场在不同时刻的取值。3.2频率域frequencydomain从频率的范畴来研究电磁场信号的变化,其动态信号是描述电磁场在不同频率的取值。3.3标量观测scalarobservation观测一个分量或者互相垂直的两个分量(E,和H.),获得一条独立的视电阻率曲线。3.4张量观测tensorobservation观测E,E,,H,H,H,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分量,获得两条或两条以上互相独立的视电阻率曲线。3.5收发距offset测点至发射场源中心点之间的距离。3.6电性源electricexcitationsource采用两端接地的导线作为电磁信号发射场源称为电性源,接地的两端分别记为A和B,简称场源AB。场源AB长度大于3km的电性源为长导线源,场源AB长度小于3km的电性源为短导线源,场源AB长度小于100m的电性源为偶极源。1
SY/T 658920163.7电偶极electricdipole通过导线相连的一对电极,用于测量两点电位差,接地的两电极分别记为M和N,简称接收MN。4方法用途及应用条件4.1方法用途4.1.1研究目标区地下电性特征,推断构造形态、断裂性质及展布特征。4.1.2研究目标体电性特征,推断地层岩性及展布特征。4.1.3研究电阻率或极化率等异常,圈定有利目标。4.2应用条件4.2.1目标地质体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4.2.2探测目标所引起的异常能够被仪器观测到并且在资料处理过程中能被提取出来。4.2.3电磁噪声和人文干扰因素不影响曲线形态。4.2.4地表条件满足发射和接收的布设要求。4.2.5探测目标深度不宜大于10km。5工程技术设计5.1编制原则5.1.1技术设计应以地质任务为依据。5.1.2同一工程由几个单位同时施工,应统一编制工程设计。5.2准备工作5.2.1了解工区内的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勘探程度并收集相关资料,收集的主要资料包括:a)地质资料。b)地层、岩石物性等资料。c)钻井和测井资料。d)物探资料。e)测绘资料。f)地形、水系、气候、人文、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B_T 211-2015钐铕钆富集物.pdf
- YDT 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 SCT 1103-2008松浦鲤.pdf
- NY_T 3179-2018甘蔗脱毒种苗检测技术规范.pdf
- SN_T 1361-2015进出境棉花检疫规程.pdf
- SN_T 5099-2019国境口岸亨德拉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pdf
- SYT 5639-1999石油钻采设备用气动元件 旋转导气接头.pdf
- SCT 3118-2006冻裹面包屑虾.pdf
- SN 1657.2-2005进出口电动工具检验规程 第2部分:电链锯.pdf
- NY_T 436-2018绿色食品 蜜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