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448—92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钻具螺纹磁粉探伤1992-10-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448-92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钻具螺纹磁粉探伤13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具螺纹磁粉探伤的一般要求、磁化方法、磁场强度、磁悬液配制、探伤方法、磁痕评判和探伤报告编写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钻井用铁磁性钻具螺纹部位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磁粉探伤。2探伤人员2.1从事钻具螺纹磁粉探伤人员,应取得具有发证资格的行业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磁粉探伤等级资格证书。2.2探伤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钻具结构、井下受力情况及钻具一般常识。3磁悬液3.1磁粉应具有较高导磁性和低的矫顽力,形状为针状长条形,用磁性称量应大于或等于7g,磁粉粒度要均匀,用不小于200目的筛子筛选。3.2荧光磁悬液用无味煤油(也可采用变压器油和煤油各50%)作为分散剂,每升分散剂加入荧光磁粉2~3g。3.3非荧光磁悬液,分散剂同3.2,每升分散剂加入磁粉15~30g。3.4磁悬液用分散剂的运动粘度,在20°C时应为1.5×10-7~2×10-m²/s。4磁化方法采用交直流线圈纵向法,不排除其它磁化方法。5工件要求5.1需要探伤的钻具螺纹表面附近30mm范围内应进行刷洗。5.2当受检表面有异物影响显示时,应进行清除处理。5.3探伤前钻具螺纹表面应干燥。6标准试片6.1磁粉探伤标准试片用工业纯铁制成,在试片的一面加工一道圆形沟槽,按沟槽的尺寸不同加工成3组,形状和尺寸符合图1、表1规定。6.2使用时使无槽的一面朝外,用粘性带粘合在受检表面上,但不要将粘性带盖住试片的槽部。6.3应根据钻具探伤灵敏度要求,对比选用标准试片,推荐采用7/50,15/50,30/50一组。1992-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4-27批准1
SY/T5448-9217hla20图 1h/d-—试片标记d-一试片的厚度;h-试片上圆形槽的深度表1μm片圆形沟槽深厚 (d)度 (h)155073010015306020025501007探伤方法7.1剩磁法7.1.1钻具螺纹剩余磁感应强度用场强仪测量必须大于或等于0.8T,矫顽力必须大于或等于800A/m.7.1.2磁化时磁化线圈应与钻具螺纹同心,线圈轴向位置应使钻具螺纹端面凸出20mm,每次通电时间为0.5~1s,重复通电3~5次后停止磁化。7.1.3磁化规范:采用剩磁法用场强仪测量线圈中心磁场强度应为2.4×104A/m。7.2连续法钻具螺纹材料剩余磁感应强度不满足7.1.1规定,应采用连续法探伤。7.2.17.2.2磁化线圈位置同7.1.2条。7.2.3用场强仪测量线圈中心磁场强度为8×103A/m。7.3磁悬液喷酒7.3.1采用剩磁法时在停止磁化后立即喷洒磁悬液。采用连续法必须边磁化边喷洒磁悬液,磁悬液喷洒完毕,停止磁化1min后再磁化一次。7.3.27.3.3磁悬液在使用前应充分搅拌。7.3.4石磁悬液应均匀喷洒到整个被检表面,喷洒压力在0.02~0.03MPa。7.4磁痕观察7.4.1使用荧光磁粉,必须在暗区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观察,观察环境白光照度应不大于101x,距灯下40cm处用紫外线照度计测量幅照度不得小于1×10°uW/cm²。7.4.2使用非荧光磁纷必须在能够充分识别磁痕的日光或照明灯下进行,被检区照度应不小于1.5×1031x。2
SY/T5448--927.55磁痕记录凡发现缺陷磁痕都应采用粘贴法或照相法做好记录。8磁痕判断钻具螺纹部位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9探伤报告9.1探伤报告应不少于以下内容:探伤人员姓名、资格证号、探伤日期、地点、队别、钻具名称、螺纹型号、探伤种类、磁化规范磁悬液种类,缺陷性质、缺陷位置、磁痕记录、判断结论、操作员签字、负责人签字。9.2每次探伤完毕立即填写探伤报告。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勘探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宝华、王秀良、闫俊达。3
本标准于199 年复审继续有效,该复审结果已被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pdf
- QB 1558.1-1992台虎钳 通用技术条件.pdf
- SL 155-2012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pdf
- NY_T 2673-2015棉花术语.pdf
- SNT 1704-2006出入境口岸食源性疾病监测规程.pdf
- NY 5242-2004无公害食品 石榴.pdf
- SN_T 1035-2011进出口食品中产毒青霉属、曲霉属及其毒素的检测方法.pdf
- NYT 1597-2008动植物油脂 紫外吸光值的测定.pdf
- SHT 0671-1998二冲程汽油机油流动性及其与汽油混溶性测定法.pdf
- NY 525-2002有机肥料.pdf
- SLT 4-1999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pdf
- SN_T 1538.1-2016培养基制备指南 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pdf
- QBT 1899-2007钟表 防磁手表.pdf
- XB_T 203-2017氧化镱.pdf
- SN_T 3241.8-2014进出口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检验技术要求 第8部分:微波炉的能效.pdf
- YB_T 178.8-2012硅铝合金和硅钡铝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pdf
- QB_T 2034.3-2012缝纫机术语 第3部分:控制系统术语.pdf
- NYT 1472-2007龙眼 种苗.pdf
- TB_T 3074-2017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pdf
- QB_T 5464-2019制鞋机械 鞋面帮脚上胶机.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