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_T 6963-2013大位移井钻井设计指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 020E 13SY备案号:43270—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963—2013大位移井钻井设计指南Guildlines for drilling program of extended reach well2013一11一28 发布2014一04一01实施发布国家能源局 SY/T 6963—2013次目11I前言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2术语和定义3难度分级与技术难点T4. 1难度分级喜邮4.2技术难点5资料收集A环境资料5. 15.2地质资料..5.3钻井资料6 技术可行性分析井壁稳定性6. 1井眼轨道优化6. 2井身结构6.3钻柱组合6.4钻井液6. 5井眼清洁6.6水力参数6.7套管柱6.8摩阻扭矩6.96.10固井技术钻机装备选择6.11设计要点7轨道设计7. 1井身结构设计7. 2钻井液设计7.3钻柱组合设计7. 4水力参数设计7.5井眼清洁设计7.6套管设计7.7固井设计7.8钻井工艺措施7. 98钻机装备与工具选择7.1010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位移井常用剖面类型评估分析表1 SY/T 6963--2013附录B(资料性附录)摩擦系数经验参考值12附录C(资料性附录)不同直径井眼推荐转速13附录D(资料性附录)不同直径井眼钻进时推荐循环排量14参考文献·+++15II SY/T 6963-2013前#創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海石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定向井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海雄、陈斌、张伟国、韦红术、刘书杰、运志森、李红星、谢仁军、刘兆年、刘永利、张爱兵。IⅢI SY/T 6963—2013大位移井钻井设计指南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作业中大位移井钻井设计编制要点及一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陆地和近海的大位移井钻井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Y/T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 5431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SY/T 5435SY/T 5619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SY/T 5724钻井净化设备配套、安装、使用和维护SY/T 6223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钻杆和管线管性能计算SY/T 6328 SY /T 6396钻井井眼防碰技术要求SY/T 6426钻井井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垂比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ratio水平位移与垂直深度之比。注:对于采用水下井口的井,垂直深度从泥线算起,其他井垂直深度自转盘面算起。3.2大位移井 extended reach well水垂比不小于2且测量深度大于3000m的井,或水平位移大于3000m的井。3.3高水垂比大位移井 high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ratio well水垂比不小于3且水平位移大于3000m的井。3. 4 subsea extended reach well水下大位移井使用水下井口的大位移井。 SY/T 6963—2013难度分级与技术难点44.1难度分级4.1.1普通级大位移井工程指标:水平位移5000m。4.1.2难度级大位移井工程指标:5000m≤水平位移7000m,且水垂比3。4.1.3高难度级大位移井工程指标:水平位移≥7000m,或5000m≤水平位移7000m,且水垂比≥3。4.2技术难点技术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高配置钻机装备系统能力。b)甲板、二层台、立根盒、钻井液储放池等存储空间大。井眼清洁困难。c)d)王环空循环压耗高,循环当量钻井液密度大。人井管柱起下摩阻大,旋转扭矩大。e)f)滑动定向钻进过程中钻压传递困难。g)钻杆伸缩性大,对复杂情况处理活动空间小。h)井下钻柱侧向力大,对套管磨损大。i)套管下人困难。j)套管固井质量难以保证。k)压井循环时间长,井筒压井液密度不易循环均匀。1) 井眼裸露时间长,影响井壁稳定性。5资料收集5.1环境资料5.1.1地域约束法规与要求、井场布局和周边环境、浅层地质等。5.1.2滩海井场所在地潮汐特点。5.1.3海上作业平台包括井场水深、气候窗口(如海冰、台风、季风、特殊海流等)、离岸距离等。5.2地质资料除常规井钻井收集地质资料外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