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 古诗三首(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docx

9 古诗三首(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3.了解古诗大意,知晓古诗所描绘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4.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清明》,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介绍背景? 1.复习《节气歌》。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节气歌》,知道一年有24 个节气,你们能背诵吗?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节气歌》。 2.介绍清明节。 师:有一个节气很特别,它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知道它是哪个节气吗? 生:清明! 二、划分节奏,读出诗韵? 1.初读古诗。?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清明的诗———《清明》,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诗? 2.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 师:(小结读法)汉字有四声调,在读古诗的时候,一声二声我们可以拉长一点,三声四声应该读得短促一点。 3.小结学法。 三、想象画面,辨明诗意 ?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出示诗句。 (2)指导朗读。 (3)想象画面。 师:读着这两行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拓展阅读。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师:除了这一个雨字,你们还发现作者把万千愁苦悄悄附在哪个词上了? 生:酒家。 师:是的,将愁苦寄托在酒家,寄托在酒上。 师:这两行诗又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行人在雨中行走、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的情形。 师:诗人找到酒馆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 生:我觉得他可能会大醉一场。 师:借酒消愁。 生:他在喝酒的时候有可能会碰到老朋友。 生:诗人可能会因为没能回到家乡为祖先扫墓而难受。 师:诗人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后,他的描写就到此为止了,一切留给我们读者去想象,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师板书:有余不尽) 3.小结学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赏雨、品酒,想象诗人在纷纷细雨中行走、寻找酒家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孤单和忧愁。我们把这叫做:想象画面,辨明诗意。 四、联系背景,体悟诗情 1.介绍诗人生平及写诗背景。 2.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师:了解了作者后,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3.总结古诗学习方法。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了这首诗。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还掌握了“划分节奏,读出诗韵;想象画面,辨明诗意;联系背景,体悟诗情”等学习方法。 五、了解习俗,自学古诗 1.介绍寒食。 师:清明又叫做寒食,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视频介绍寒食的来历) 师:原先清明只是一个节气,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后来,寒食既是清明的别称,也是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师:清明节除了不动烟火以外,你知道还有哪些习俗呢? 生:清明节这天,我们会外出踏青。 生:我们要给祖先扫墓。 师:清明节的习俗除了扫墓祭祖、踏青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俗,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如曾经盛行一时、现已失传的射柳和蹴鞠,还有延续至今的牵钩(拔河)、放风筝、植树和荡秋千,等等。 3.了解身边的清明节传统活动。 4.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学诗句。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清明》这首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这里有四句关于清明的诗,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任意一句。 5.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1)(PPT 出示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师:第一步,划分节奏读出韵味。(生读诗句) 师:这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梨花风刮起的时候正是清明节,人们有一大半出城去游玩踏青了。 师:吴惟信,南宋后期诗人,擅长对景物进行精致描述和借景物抒情。他描写的美景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到身心愉悦。请你再读一读诗句。 (2)(PPT 出示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师指名读)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寒食节时,东风将皇家花园的柳枝都吹斜了。 师:韩翃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前半生不受重用,后来因这首《寒食》而被当时的皇帝所赏识,晋升不断,官越做越大。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 生:激动。 生:开心。 师:请你们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诗句。 (3)(PPT 出示明代诗人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师:这首诗写在战争过后。战争中死去的人太多,清明节到了,也没有几个人来扫墓。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的心情很悲伤,战争中死了很多人,我希望战争不再出现。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希望和平的。我们一起将因战争带来的悲伤、愤恨和对和平的期望读出来!(生齐读诗句) (4)(PPT 出示宋王禹偁《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指名生读诗句) 师: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 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