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奏文书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 臣僚上奏文书
员工准备的文件称为纪念碑。奏是进的意思, 疏是通的意思。凡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 以疏通政情的, 都可叫奏疏。它包括奏、议、章、表、启、笺、题等, 都是上奏文书。
上奏文书制度, 始建于秦朝。秦以前, 凡臣下言事于王, 都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后, 为尊崇帝王, 凡臣僚上书皇帝, 一律称奏。此后, 奏便成为臣僚上书帝王的专用文书。《文心雕龙》载, 秦以前“言事于王, 皆称上书。秦初定制, 改书曰奏”。到了两汉时期, 随着封建国家政务的日益增加, 臣僚报告政务文书的种类, 也相应增加。除了奏以外, 还增加了章、表、驳议三种:
章, 又称上章, 是大臣为被封赠, 向皇帝谢恩的文书。后汉时, 臣僚对皇帝的谏议及庆贺, 也间用章。章的程式:首称“稽首上书谢恩陈事”。末称“臣某顿首死罪”。
表, 为大臣向皇帝陈情的文书。自东汉以后, 凡议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讼理、弹劾等都用表, 与奏同为进言陈事的文书。自唐迄明、清, 表文只用于陈谢、庆贺和进献方面的事情。汉代表文的程式:首称“臣某言”, 末称“臣某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明、清两代, 表文的程式首称“某王某臣, 诚欢诚忭, 稽首顿首上言, 伏以云云”。末称“臣等无任瞻天仰圣, 踊跃欢忭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后书“某年月日, 臣某某”。
驳议, 为臣僚对某些重大政事有不同意见时, 向皇帝陈述的文书。驳议的程式:首称“某官臣某议以为如是”, 或“臣某愚赣死罪”, 或“臣某赣议异”。
秦汉时期, 不仅确立了上奏文书的种类和程式, 而且还规定了文书的用印及避讳制度。凡文书中遇到帝王的名字, 要予以回避。遇皇帝字样, 要抬写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上奏文书除沿用秦汉时期的章、奏、表、驳议外;又增加了启和笺两种文书。自晋以后, 启文普遍用于大臣对皇帝陈述事情, 与表、奏相类似。臣僚上给皇后、太子、诸王的文书称为笺。
隋、唐、宋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国家机关的加强, 上奏文书制度也进一步发展和统一。臣僚上奏文书统称为表和状。大臣给皇太子文书用笺或用启。唐、宋时期, 上奏文书普遍采用一文一事的制度, 并须将奏文的主要内容及日月道里摘要写于封皮或文书之前, 时称“引黄”, 以便阅览。上奏文书的形式, 由以前的卷轴式改为折叠式。对奏疏的格式、用词及文字, 也都有严格的规定。
到了元朝, 臣僚上奏文书有奏、启和表章, 给皇帝用奏, 给皇太子用启。表章只用于向皇帝庆贺圣寿、元旦等庆典时使用。
明、清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 它积历代奏疏之大成, 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上奏文书制度。明朝规定, 臣僚上奏文书有题、奏、启、表、笺、讲章、文状、文册、揭帖、制对、露布、译等。清朝基本沿袭明朝的制度, 上奏文书, 主要用题、奏、表、笺。题、奏主要用于报告政务。表、笺主要用于庆贺。凡元旦 (即春节) 、长至、万寿三大节及其他庆典, 中外臣工例须上表、笺庆贺。给皇帝、皇太后的称表。给皇后的叫笺。康熙、雍正时期, 皇帝为控制臣僚, 曾兴起一股密奏之风。这种密折, 可不经过通政使司和内阁等衙门, 直接送皇帝折阅批示, 然后再密封下发执行。这种办事既密且速的奏折制度, 以后逐步推广应用。到乾隆时, 奏折已成为政府的一种正式公文。乾隆十三年, 清廷又进一步废除了奏本, 这样臣工奏事主要用题本和奏折。题本主要用于题报地方刑名、兵马、钱粮等例行公务。奏折主要用于奏报军政要务。到了清末, 鉴于题本处理程序“繁复迟缓”, 于光绪二十七年 (1902年) 改题为奏, 于是臣工奏事主要用奏折了。
明、清两代的奏疏, 不但种类繁多, 而且处理制度也更加完备和繁杂。皇帝独裁统治, 日理万机, 无暇躬亲处理奏章, 所以下设内阁、通政使司、六科等庞大的秘书机构, 以协助皇帝处理日常章奏文书, 于是有票拟制度和贴黄制度的产生。奏疏的格式、文字及保密制度, 也较历代为严格。奏疏的处理制度, 越来越繁细, 例如清代通本的处理, 要先经过通政使司的检查验收, 再经内阁的满、汉票签处的草拟票签及翻译、缮校, 再由大学士审定后, 始送批本处转奏事处呈皇帝阅览。皇帝阅批后再下奏事处转批本处和内阁批红, 然后才能交六科发抄执行。这样, 一件题本的处理, 要经过十几道手续, 不但效率低下, 而且不易保密。这样的奏疏制度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样, 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二) 员工准备文件的类型
清代上奏文书的种类, 主要有题本、奏本、奏折、表文、笺文、启本等。除题本前文已介绍外, 其他各种上奏文书介绍如下:
清代奏本的使用范围
明、清时代臣僚向皇帝上奏文书之一。明初规定, 凡臣民言事于皇帝都用奏本。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 规定, 在京诸司有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养老保险运行情况分析.docx
- flash存储关键技术研究综述.docx
- pvc材料成型加工温度的控制.docx
- 《仪礼》所见早期贵族礼制.docx
- 《周书周书》所见敬德考.docx
- 《汉书皇传》所见原陵.docx
- 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锌在乙烯合成中的应用.docx
- 不敬事件的几点思考.docx
- 中医药寻医问药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华民族耻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ocx
- Unit7CareersLesson2CareerSkills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3.pptx
-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docx
- Module2Unit1ShelearntEnglish(课件)英语五年级下册3.pptx
- Unit2ie(课件)牛津英语自然拼读世界第三级 4.pptx
- Unit4Whenistheartshow_PBReadandwritetwonewkittens(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2.pptx
- Unit2WildlifeProtectionListeningandTal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科综合试题.docx
- 第11课《山地回忆》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docx
- 《和田的维吾尔》2教学文案.ppt
- 7.1力课件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05】.pptx
最近下载
- 2025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共四套).docx VIP
- RBA8.0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格式可转换WORD).pdf
- 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下学期期中考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pptx VIP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docx VIP
- 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 VIP
- Q_UALW 001-2017博落回提取物.pdf
- 中医护理科普比赛.pptx
- 【水利课件】8 面板堆石坝.ppt
- 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MGIS)作业指导书.doc VIP
- 管理制度的全面协同与协作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