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极普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初步调查
现在,随着世界气温的逐渐升高,浮游生物在碳循环和世界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自从John Martin的“铁盐假说”(Martinet al, 1990)和南大洋是地球碳循环过程的关键地区的观点提出以来,南大洋浮游植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南大洋浮游植物的组成,国外多有报道(Hardyet al, 1935; Hart, 1942; Kawamuraet al, 1984; Bodenet al, 1989; Fryxellet al, 1988; Kanget al, 1993; Fronemanet al, 1995)。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已在南大洋开展了关于浮游植物的研究(俞建銮等,1986;李瑞香等,1992;朱根海等,1993;何剑锋等,1995;宁修仁等,1998)。本文中作者分析了中国南极第18次科学考察获得的浮游植物样品,为了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积累了资料,也为今后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开发南极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浮游植物种类鉴定
2002年1月5日至2002年2月25日在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68°30.4′—76°45′E,62°00.7′—68°58.5′S)布设37个浮游植物采样站点(图1)。于每站位表层(0m)、中层(75m)和底层(150m)各取500ml水样,样品立即用2%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实验室内样品分析按Uterm?hl方法分析。取25ml浮游植物亚样品于Hydro-bios的Uterm?hl计数框,用AO倒置显微镜,在×200和×400倍下进行种类鉴定与计数。种类鉴定参考Boden等(1989)、Priddle等(1985)、Frenguelli等(1958)、Balech(1988)和Tomas等(1997)。由于Uterm?hl方法通常可以检测大于5μm的浮游植物,因此文献中(Marinoet al, 1977)通常将此方法分析的浮游植物称为Uterm?hl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的统计和误差处理(孙军等, 2002)如下:
ΜS1=ˉxst?(vst/v4)?[(v3-n4?v4)/v3]+n4?ˉxst?(vst/v3)?[(v2-n3?v3)/v2]MS1=xˉst?(vst/v4)?[(v3?n4?v4)/v3]+n4?xˉst?(vst/v3)?[(v2?n3?v3)/v2]
+n3?n4?ˉxst?(vst/v2)?[(v2-v3)/v2]+n2?n3?n4?ˉxst?(vst/v1)?[(v1-v2)/v1]
其中,MS1为第1级均方差,ˉxst为第4级的样本平均值,vst为最终折算的单位体积,ni为第i级样本数,vi为第i级样本体积。
1.2 数量比率hcy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Η′=-S∑i=1Ρilog2Ρi,Hmax=log2S(Pi=Ni/N为第i种在样品中的数量比率;S为总种数)
均匀度(J):J=Η′log2S;优势度(Y):Y=niΝ?fi(ni为第i种的总个体数;fi为该种在各样品中出现的频率;N为全部样品中的总个体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种类丰度种及大小
在调查海域37个测站所获浮游植物样品,经初步鉴定共有86种,隶属3门37属,其中硅藻门25属59种(占种类丰度的68.6%);甲藻门11属26种(占种类丰度的30.2%);金藻门1属1种(占种类丰度的1.2%)(表1)。海区中还存在一些微小个体的蓝藻、颗石粒藻(Coccolithophores)和棕囊藻(Phaeocystis),但没有进行鉴定和计数。
2.2 浮游植物种的种类
本次调查,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以克格伦拟脆杆藻(Fragilariopsis kerguelensis=Nitzschia kerguelensis)、细条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lineola=Nitzschia barkleyi)、短拟脆杆藻(Fragilariopsis curta)、赖氏束盒藻(Trichotoxon reinboldii=Synedra reinboldii)、拟膨胀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turgiduloides=Nitzschia turgiduloides=Pseudo-nitzschia barkleyivar.obtusa)、南极海链藻(Thalassiosira antarctica)、胡克星脐藻(Asteromphalus hookeri)、大西洋角毛藻(Chaetoceros atlanticus)、短角毛藻(Chaetoceros brevis)和羽状环毛藻(Corethron pennatum=Corethron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