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地理环境对印度古代文明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创造的自然条件。它为各民族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和活力。因此,人们在讨论人类文明史的起源和发展时,几乎无例外地关注其发祥地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固然不是影响文明产生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尤其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越是低下,人类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就越大,人类就是在与生存环境斗争中逐步走向文明的。
根据竺可桢教授的研究,“从地质学家的眼光看来,我们现在还处在第四个冰川时期。这一时期,从一万年以前已经开始了,在这时期内气候仍然有波浪式的小起伏,不过起伏幅度较小”。也就是说,人类文明产生时,世界气候基本与现在一样。确定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研讨地理环境对印度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文明孕育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南亚次大陆、印度半岛位于赤道以北,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森林气候区。这里终年气温偏高,雨量充沛,北部地区河流交错,灌溉出无比广阔肥沃的土地。这里,各种热带植物丛生,花繁果茂,大部分地区宜于谷物生长。良好的农耕自然条件,保障了人们稳定的衣食之源,印度河流域文明在这基础上产生了。在公元前30世纪上半叶,这里的居民创造出丝毫不逊色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的南亚次大陆早期文明。考古材料表明,这里的农作物品种丰富,还是世界上最早的产棉地区;城市建设整齐划一,水平相当高;手工技艺更是令人惊叹,各式各样的陶制品、石刻印章、雕刻、铜器制作、金银手镯、珠宝饰物等可谓美仑美奂。参与印度河流域考古发掘的英国马歇尔爵士说:“这些从史前5000年以前的房屋里出现的东西,可以说与今天伦敦的第一条大街珠宝店里出售的相差不多。”又由于这里气候炎热潮湿,食物易于腐败,因此上古印度居民基本上随时获取,及时消费,不重视积蓄,贫富分化在相当长时间内不甚明显。在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中大部分是自耕农,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我们确信,当时没有地主,没有贫民,也没有百万富翁,更不会有赤贫。”一直到中古,欧洲学者游历印度,还赞叹道“印度是一个永不会匮乏的富足国家。”当然,贫富分化从吠陀时代中后期开始就客观存在着,但生活在农村公社里的自耕农始终是上古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公元前3世纪驻在孔雀王朝首都的希腊人麦伽斯梯尼认为:“农民是印度人数最多的一个等级。他们不使用武器,不打仗,只管种地。他们向国王或自治城市交纳赋税。”他们与奴隶一起承担了社会基本劳动,从而推动了古代印度文明的不断发展。
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印度文明早熟,成为古代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创造了独特的文化。
地理的割裂与政治的分裂南亚次大陆自然环境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这里地形复杂,有一半以上土地多为山区,且区域间长期隔绝,“深邃的江河和蜿蜒的山脉(它们的两侧有着多沙的不毛之地和无法穿越的森林)横贯印度,这助长了一种孤立精神而使印度分裂为许多小的行政单位甚至社会单元,这些小单位或单元间的差异又因各地条件的无限多样性而更加深化。倾向于联合和结成一体的趋势只有在北方巨大的河边平原和半岛内地广阔的高原才表现得十分显著”。许多地方则是榛莽丛生,幽烟迷蒙,交通不便,行旅艰难;加之炎热气候使人昏昏欲睡,不喜活动,祖祖辈辈久居一地,循规蹈矩,这些因素造成古代印度成为一个闭塞保守的社会。在一个不大区域内,农村公社长期存在,村社内部一直保持自给自足、彼此隔绝的自然经济。“每个农村都是一个小小的共和国,各户分别与有份地,单独耕作。土地集体所有集体耕作的情况只在某些更原始的公社存在。公社成员集体决定农田基本建设、赋税交纳等问题。村中有各种公务人员,帕特尔是村长,负责全村事务,其他还有警察、祭司、占星师、教师、还有铁匠、首饰匠、诗人等。每一个这样的村社内部结构从不变更,任何革命、入侵,都触动不了它,破坏不了它。”作为社会最基本结构的农村公社,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对于现实的政治事件,他们无动于衷。只要完成了交纳赋税这种义务,谁也不能侵犯他们的独立性。各地区统治者可以相互攻杀,政权可以相互更迭,但这一切对农民来说都是不相关的事,“居民对各个王国的崩溃和分裂毫不关心,只要他们的村社完整无损,他们并不在乎村社受哪一个国家或君主统治,因为他们内部经济生活是仍旧没有改变的。”
经济上的闭塞使古代印度在政治上长期分裂,各地割据称雄,小国林立,极少形成统一王朝。即使被认为是全国统一的莫卧尔帝国时期,境内仍存在数以百计大大小小的王国,更不用说列国时期了,正如著名的印度史家辛哈说的:“政治统一并不是印度古代史和中世纪史上正常特征。在各个时代中,这个广阔的次大陆分成许多小王国。”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也指出:“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
地理的隔绝,造成了经济的闭塞和政治的分裂,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