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第三本第二十五次产诗考察
随着洪志和正德时期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前七子”大力捍卫“文为秦汉,诗为唐代”,导致的劣势越来越严重。李梦阳等人也“初阶”。自我约束者和其他新变者之间的发展导致嘉靖早期诗歌风格变化的浪潮。其中有所谓的“初唐风格”。“洪志教育和文化遗产伟大,许多学者继承了古代和现代,努力打造各首歌。嘉靖改元, 后生英秀, 稍稍厌弃, 更为初唐之体, 家相凌竞, 斌斌盛矣。”活跃于当时的“嘉靖八才子”, 他们不满李梦阳等“前七子”在宗法秦汉、推崇盛唐中的模拟之风, 转而诗法初唐, 文宗唐宋, 有所谓的“唐宋 (文) 派”、“初唐 (诗) 体”。所谓的“初唐体”是从师法对象和时代的角度说的;也有从领军人物和地域的角度来论, 认为此时及稍后的诗坛上有一个以唐顺之为首的“毗陵诗派”。那么, 嘉靖年间是否有一个与唐宋文派并行的“毗陵诗派”呢?对此, 我们有必要加以考论。
对于吴维岳的诗派“有一毗陵诗派早知归”
清代诗人吴应奎 (1758—1800) 在《读明人诗戏效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其二十九中论到他的祖父吴维岳:
少日成名众所希, 毗陵诗派早知归。敢因历下持牛耳, 遽忘云山旧钵衣。 (吴应奎《读明人诗戏效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其二十九)
这首论诗绝句尤其是“毗陵诗派早知归”一句诗, 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吴维岳师法的对象, 二是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个“毗陵诗派”。我们先考察前一问题。吴应奎《读明人诗戏效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其二十八中注云:“家中丞峻伯, 少受业于毗陵, 故诗文多宗法之。”峻伯是吴维岳的字。吴维岳, 孝丰人, 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 (1514) , 卒于明穆宗隆庆三年 (1569) 。嘉靖十七年 (1538) 进士, 知常州府江阴县, 官至右佥都御史, 巡抚贵州。以诗名于世。吴应奎论诗绝句中的“毗陵”指谁呢?《明史》卷二八七《王慎中传》说:“ (王慎中) 与顺之齐名, 天下称之曰王、唐, 又曰晋江、毗陵。”唐顺之为明代常州府 (古称毗陵) 武进县人。显然, “毗陵诗派早知归”的本意是说吴应奎的祖父吴维岳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归依毗陵诗人唐顺之。这在吴维岳的弟子汪道昆的《明故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霁寰先生吴公行状》中也得到印证:“ (吴维岳) 师事毗陵唐太史应德。”因而, 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九中指出:
明孝丰吴峻伯中丞维岳, 少受业于毗陵, 以诗振起嘉靖间, 与李先芳辈结社西曹。初与王元美为同舍郎, 实弟畜之, 弇州尝云:“峻伯首进我于社。”厥后历下门户浸盛, 诗宗北地, 号“王、李”, 持论不相洽。元美作诗评, 与先芳均置之“广五子”中, 而太函为峻伯所取士, 反跻而上之。其评峻伯诗则云:“如子阳在蜀, 亦有威仪;又如初地人见声闻, 则进见大乘则小。”峻伯颇不平之。裔孙应奎蘅皋诗:“少日成名众所希, 毗陵诗派早知归。敢因历下持牛耳, 遽忘云山旧钵衣。”
这也有“夫子自道”, 吴维岳有《病起南行呈荆川业师》 (《天目山斋岁编》卷二) 、《寄呈荆川先生》 (卷六) 、《别荆川先生后泊锡山作》 (卷一六) 、《晚泊武进, 荆川唐先生携储张二道人轻棹过访, 述陈一首》等诗, 后者云:
小艇琴书烟浦深, 毗陵秋月幸追寻。几年龙卧同巢许, 一意仙游学向禽。道吕同参眉宇气, 斋居翻识市城心。独怜樗散趋微禄, 犹抗尘容领德音。
吴维岳在嘉靖二十三年 (1544) 所写的《寄呈荆川先生》中说:“愧立门墙频岁月, 终然顽劣一无如。”又据唐鼎元《荆川弟子考》中说:“峻伯 (吴维岳字峻伯) 师事荆川公, 当在嘉靖十三、四年 (1534、1535) , 荆川公官翰林时。在弟子中为最早矣。”显然, 吴维岳是唐顺之弟子中最早归依者, 所谓吴维岳“毗陵诗派早知归”, 并非虚妄之言。
所谓吴维岳“毗陵诗派早知归”的事实, 并非仅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吴应奎在二百多年后追认的, 而且是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王世贞在嘉靖年间早就肯定的。王世贞在《吴峻伯先生集序》中说:“峻伯 (吴维岳) 数使候于鳞 (李攀龙) , 辄谢病不复见。余得交关其间, 以谓于鳞, 于鳞曰:‘夫是膏肓者, 有一毗陵在, 而我之奈何?为我谢吴君, 何渠能舍所学而从我?’峻伯不尽然, 曰:‘必是古而非今, 谁肯为今者?且我曹何赖焉。我且衷之。’故峻伯卒而新都汪伯玉 (汪道昆) 著状云:‘济南 (李攀龙) 以追古称作者, 先生 (吴维岳) 逡逡师古, 然犹以师心为能。其持论宗毗陵, 其独造盖有足多者。’所谓毗陵, 则武进唐应德也。”显然, 正因为“有一毗陵在”即唐顺之与吴维岳的师生关系存在, 吴维岳便与李攀龙等人分道扬镳, 而且二者的分歧很大, 在李攀龙看来吴维岳已是病入“膏肓”, 无可挽救。二者分歧的关键是以李攀龙等人“是古非今”, 而吴维岳“持论宗毗陵”而“以师心为能”。说吴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2012年美国faf审定的药物化学类新药统计分析.docx
- 20092015年全国地铁建设规划课题研究.docx
- 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docx
- 2012年全球药物最新上市药物.docx
- 2012年美国新药授权和剂型研究.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Ⅰ) .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Ⅱ) .docx
- 2013年美国fafsfawoncawoncawoncawonca2013年全球新药研发报告第一部分新药及生物制品 (Ⅲ) .docx
- 2014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获批情况分析.docx
-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克里唑替尼的靶向治疗.docx
- Unit7CareersLesson2CareerSkills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3.pptx
-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docx
- Module2Unit1ShelearntEnglish(课件)英语五年级下册3.pptx
- Unit2ie(课件)牛津英语自然拼读世界第三级 4.pptx
- Unit4Whenistheartshow_PBReadandwritetwonewkittens(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2.pptx
- Unit2WildlifeProtectionListeningandTal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科综合试题.docx
- 第11课《山地回忆》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docx
- 《和田的维吾尔》2教学文案.ppt
- 7.1力课件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05】.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