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花淀》《党费》中的女性形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高中语文】《荷花淀》《党费》中的女性形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 巾帼亦有须眉志 ——分析《荷花淀》《党费》中的女性形象 【学习目标】 1.比较分析红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探究红色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美学价值; 3.汲取红色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身上的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异中求同,分析人物形象 两篇小说分别塑造了水生嫂、黄新什么样的形象特点?有何异同? 提示:抓住文本中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刻画人物的手法 要求:语言简洁,表达清晰,预习完成阅读,课堂进行展示完善。 人物 不同点 相同点 水生嫂 黄新 活动二:同中求异,探究美学价值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探究作品中两位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的美学价值。 提示:从小说的语言、环境、情感、主旨等方面进行探究 要求:语言精炼,思路清晰,当堂完成批注,课堂进行讨论回答。 人物 相同点 不同点 水生嫂 黄新 活动三:拓宽思维,学写人物评论 要求:抓住人物主要事迹及崇高精神的实质,120字左右。 评分建议表 结合小说具体内容 (2分) 条理清晰,有层次 (3分) 体现自己的阅读感受(3分) 有深度,有文采 (2分) 得分: 知识链接: 一、红色文学经典 红色文学经典源于革命现实生活,描绘了革命前进中的挫折、胜利,展示了革命生活中的梦想和光荣。相较于其他文学形式,红色文学经典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示了革命先辈的牺牲与伟大,并以特有的内涵传达了革命的力量。 (摘自《红色文学经典的艺术特点》) 二、关于《荷花淀》 1. 作者介绍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2.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荷花淀》最初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副刊上,是一九四五年春天,那时我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 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中平原的抗战,以其所处的形势,所起的作用,所经受的考验,早已为全国人民所瞩目。 但是,这里的人民的觉醒,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一带地方,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就屡屡感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芦沟桥事变不久,敌人的铁蹄就踏进了这个地区。这是敌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大灾难。而在这个紧急的时刻,国民党放弃了这一带国土,仓皇南逃。 农民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是非常强烈的。他们面对的现实是:强敌压境,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没有了保障。他们要求保家卫国,他们要求武装抗日。 共产党和八路军及时领导了这一带广大农民的抗日运动。这是风起云涌的民族革命战争,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面对的是最残暴的敌人。不抵抗政策,早已被人们唾弃。他们知道:凡是敌人,如果你对他抱有幻想,不去抵抗,其后果,都是要不堪设想,无法补偿的。 这是全民战争。那时的动员口号是: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农民的乡土观念是很重的。热土难离,更何况抛妻别子。 但是青年农民,在各个村庄,都成群结队地走上抗日前线。那时,我们的武装组织有区小队、县大队、地区支队、纵队。党照顾农民的家乡观念,逐步逐级地引导他们成为野战军。 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暂时的分别,正是为了将来的团聚。父母妻子也是这样想。 当时,一个老太太喂着一只心爱的母鸡,她就会想到:如果儿子不去打仗,不只她自己活不成,她手里的这只母鸡也活不成。一个小男孩放牧着一只小山羊,他也会想到:如果父亲不去打仗,不只他自己不能活,他牵着的这只小山羊也不能活。 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