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兴起.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兴起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史上历代农民运动都是由封建王朝(元朝或新王朝)实施的所谓“让步政策”(减税、职工管理等),然后开始了由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统治。自秦至明,概莫能外。 然而,晚清史上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则脱离了这个轨道。因为这两次农民运动的结果都是促使清王朝不是采取一般的“让步政策”,而是开始了向早期现代化的不断进步的转化。固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有其外因,即发生在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强行进入中国的大背景下。但不可否认,两次农民运动的发生的确是清王朝被迫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内因。 一、 洋枪洋炮的洋务思想 由于农民起义的打击严重削弱了清廷的专制统治,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成员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西学的重要性,因而不得不“借西法以自强”,由此加速思想意识现代化。 19世纪50年代中期,太平天国起义已夺取清王朝东南地区半壁江山,英法联军又乘机入侵中国。在内忧外患交相逼迫的危局之中,清朝统治者必须为自己的长治久安考虑对策。 1861年4月,湘军统帅、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看到《资政新篇》1860年刻本。这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仁干向天王洪秀全提出的对太平天国进行全方位资本主义改革设想的蓝图。全文分“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四大类,而以“法法类”为核心,所占篇幅最多。不仅介绍了英、美、德、法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概况,更主要的是提出具体效法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方案。如“兴车马之利”条提出要“造如外邦火轮车”;“兴舟楫之利”条提出要仿造“火船汽船”。还提出要“兴银行”、“兴器皿技艺”等各条建议。赵烈文看后评价:“其着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其长处颇能变通用之,亦未可抹杀。”其后,他上书曾国藩建议“用夷之道,还施于彼”,“如是而外侮既绥,吾得以尽力于群盗,外内之次,井井不失。” 是时,总理衙门正奏请购买外洋船炮,曾国藩不仅深表赞同,而且进一步主张“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这样,“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正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在1861年9月初攻破安庆,12月即在那里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个制造武器的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开始试制新式船炮。洋务运动由此滥觞。在此不可否认,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造炮制船的洋务思想是间接受到《资政新篇》的影响。 湘军的另一重要头目,即后来的淮军统帅李鸿章则是于1862年4月在上海亲眼目睹洋枪队同太平军作战之惊险场面,对于洋枪洋炮之威力不胜惊讶之后下决心仿行“西学”的。他在致曾国藩信函中这样写道:“连日由南翔进嘉定,洋兵数千,枪炮并发,所当辙靡。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鸿章……密令我营将弁随从,学其临敌之整齐静肃,枪炮之施放准则,亦得切磋观感之益。”(《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第1卷.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刊)此后,他不仅大力购买洋枪洋炮装备其淮军,而且于当年就物色英国人马格里在上海建立起洋炮局。1865年,李鸿章与曾国藩在上海联合创办了中国当时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他们也因此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上述表明,清朝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成员洋务思想的形成的确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密切关系。绞杀了太平天国的“反动派正在实行革命纲领”——《资政新篇》。 同理,19世纪、20世纪之交,经过义和团、八国联军的重创,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1900年末,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奏陈《时局艰危谨陈愚虑折》请求朝廷“饬令京外臣工,凡有言事之责者,择其有关治乱,如用人行政诸大端,各陈谠论,毋有隐讳,于以扶定倾危,赞成郅治”。他在给同僚信中明确指出:“新政势在必行”。一向主张变革的张之洞更是确认“欲救中国残局,惟有变西法一策”。 1901年1月29日,逃往西安途中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上谕,宣示了改革决心。该上谕公开承认“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承认“晚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学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因此,“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再行上察慈漠,斟酌尽善,切实施行。”此道上谕的发布标志晚清最后十年改革时期的开始,史称“清末新政”。 同年7月,刘坤一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奏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

文档评论(0)

134****3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