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通淋排石饮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docxVIP

益肾通淋排石饮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益肾通淋排石饮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尿滴注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现在常用外科技术和碎石。体外超声碎石设备在基层医院一般没条件配置, 而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不愿意接受且术后相对后遗症较多, 故治疗上颇为棘手。笔者自1994年6月~2004年5月对经X线检查或B超检查确诊直径≤1cm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0例, 采用自拟益肾通淋排石饮加减治疗, 并与西药治疗的33例对比观察, 取得了较好疗效, 兹报道如下。 1 临床数据 1.1 住院病人年龄分布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中, 住院病人36例, 门诊病人44例;男69例, 女11例;年龄最小16岁, 最大70岁;病程最短1周, 最长5个月;对照组33例中, 均为住院病人;男26例, 女7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9岁;病程最短1周, 最长4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 性。 1.2 肾区三大部和大阴部 腰部或腹部隐隐作痛或钝痛, 甚至绞痛, 状若刀割, 并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 伴尿急、尿痛、排尿终末性疼痛和里急后重, 舌质微红, 苔腻, 脉弦;肾区叩击痛, 尿液检查有红细胞增多或满视野;X线、B超检查提示结石直径≤1cm或伴有肾积水者。 2 治疗排石形成化合物 本组均以自拟益肾通淋排石饮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怀牛膝30g, 狗脊30g, 杜仲15g, 生熟地各30g, 王不留行10g, 三棱10g, 莪术10g, 金钱草30~60g, 海金沙30~60g, 生鸡内金30~60g?艹扁30~60g?艹扁蓄30g, 瞿麦30g, 白茅根30g, 车前子 (包煎) 30g, 葛根30g, 延胡索30g, 白芍30g, 乌药15g, 皂刺15g, 芒硝 (兑入) 5~15g, 大黄5~20g, 甘草10g。加减:大便溏泄者去芒硝、大黄, 并减少怀牛膝的用量;大便干燥者可酌情将大黄、芒硝的用量增大;血尿者去三棱、莪术, 加血余炭20g, 三七粉 (冲服) 10g, 并将白茅根炒黑;病程较长, 服用本方超过半个月, B超检查无明显变化者, 可在本方基础上加昆布30g, 海藻30g, 牡蛎30g, 以软坚散结, 增强化石排石的作用。煎服法:每日1剂, 以冷水1000mL浸泡40min, 文火煎至400mL, 早晚各服200mL, 半个月为1个疗程, 每个疗程做1次B超检查, 一般服药1~4个疗程。 3 治疗效果观察 3.1 肾不良反应及肾积水消失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订。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B超或肾盂造影检查无异常者;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 B超或X线检查提示肾积水消失、结石下移或缩小者;无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无明显变化, B超及X线检查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者。 3.2 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80例中, 显效68例, 占85.00%;有效9例, 占11.25%;无效3例, 占3.75%;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33例中, 显效2例, 占6.06%;有效24例, 占72.73%;无效7例, 占21.21%;总有效率为78.79%。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和显著差异 (P0.01,P0.05 ) 。 4 胞满视野,加味双肾 韩某, 男, 43岁, 1998年3月18日初诊。自诉昨日突然出现腰部绞痛, 大汗淋漓, 尿血, 遂来我院就诊。经B超检查见右肾集合系统分离, 肾盂扩张, 右肾中下盏处可见0.3cm×0.5cm的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 提示右肾积水、右肾结石;尿液检查:肉眼血尿, 红细胞满视野。诊为右肾积水、右肾结石。给予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及解痉、抗炎等对症治疗, 腰部疼痛减轻, 今晨上症突然复发, 遂邀余就诊。诊见右腰部绞痛, 大汗淋漓, 小便艰涩, 尿道刺痛, 尿血, 大便干结4日未行, 舌质略红, 苔黄厚腻, 脉弦滑有力。证属湿热下注, 肾气亏虚, 煎液成石。治宜益肾通淋, 缓急止痛, 解痉排石。方用自拟益肾通淋排石饮去三棱、莪术, 加三七粉 (冲服) 10g, 血余炭20g, 白茅根 (炒黑) 30g, 每日1剂, 水煎服。并嘱患者每日将尿液接至容器中观察。服上药1剂后腰痛缓解, 2剂后腰痛、大便干结等症消失, 大便每日5~6次, 但能耐受。服到第10剂时, 小便时突然中断, 伴有尿道刺痛窘迫, 遂即尿液涌出, 容器底部见有约0.3cm×0.7cm、0.3cm×0.4cm两块棕色结石, 质地较硬, 次日B超复查示双肾未见异常。后予六味地黄丸调服半个月, 随访1a未见复发。 5 质石气泻,通淋排石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原因虽然比较复杂, 但下列因素将起诱发作用:①尿路感染;②尿路内存有异物;③尿路梗阻;④新陈代谢紊乱;⑤营养不均衡;⑥长期卧床之人;⑦生活在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