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复习要点 .pdf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复习要点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 课 古诗词三首 1.诗词概述: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途经建德江时所作,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 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描述了西湖雨中奇景,将一场突然 而至的夏雨写得十分生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在江西闲居时,晚间经过黄沙岭附 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词,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 2.理解记忆: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大意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 ,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抬眼望去 ,远 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大意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 乱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 ,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 ,碧波 如镜。 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加上“翻墨” “跳珠”等充满动态和新鲜感的表达,精准地描摹出了从阴到雨又到晴的过程变化,有声有色、 构思巧妙而又信手写就、不着痕迹,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如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xiàn)。 西江月 :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 :词题。 别枝 :横斜的树枝。 茅店:用茅草盖的旅社。 社林:社庙丛林。社 ,社庙 ,土地庙。见:xiàn,同 “现”。 大意:明月升上树梢 ,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 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 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 ,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 ,选取的虽然都是乡间常见的景物, 但通过精巧的组合 ,把乡村月夜的景色描绘得恬静自然、优美如画。 3.品读感悟: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结合诗句 说一说。 《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一人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苦之情。“日暮客愁新”中,一个“愁” 字将诗人内心的忧愁抒发得淋漓尽致,而“江清月近人”一句,又写出了诗人只有明月相伴的孤 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是词人的喜悦欢快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这优美的乡村月夜里,词人夜行黄沙道中所看到、听到、 嗅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心情舒畅、愉悦的。 4.词语积累: dé què chán 品德 喜鹊 鸣蝉 . . . 5.诗人简介: (1 )孟浩然: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品有《春晓》《过故人庄》等。 (2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 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 “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赠刘景文》《题西林壁》《饮湖 上初晴后雨》等。 (3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居士 ,山东历城人,南宋词人。作品有《清平乐·村居》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