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993-2021果蔗脱毒种苗质量与技术.docxVIP

DB35T 1993-2021果蔗脱毒种苗质量与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 CCS B 33 福 建 省 地 35 方 标 准 DB35/T 1993—2021 果蔗脱毒种苗质量与技术 Quality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athogen-free plant of chewing cane 2021 - 08 - 17 发布 2021 - 11 - 17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DB35/T 1993—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苗脱毒与繁殖 2 5 质量要求 2 6 有害生物检测对象 4 7 检测方法 5 8 抽样 9 9 包装、标签、存储及运输 9 II DB35/T 199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 测试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三基、傅华英、黄美婷、郑海梅、黄国强、王锦达、张慧丽、邓祖湖。 1 DB35/T 1993—2021 果蔗脱毒种苗质量与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果蔗种苗脱毒与繁殖、 质量要求、 有害生物检测对象、 检测方法、 抽样和包装、 标签、 存储及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果蔗脱毒种苗的繁殖与质量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488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甘蔗 NY/T 1796 甘蔗种苗 NY/T 2724 甘蔗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NY/T 3172 甘蔗种苗脱毒技术规范 NY/T 3754 甘蔗品种真实性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瓶苗 bottle plantlet 将果蔗茎尖和腋芽的顶端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于无菌培养基上, 并在一定 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经过丛芽增殖和壮苗继代培养、诱导生根等过程,最终发育成根、茎、 叶俱全的果蔗植株种苗。 3.2 穴盘苗 plug plantlet 将瓶苗假植于装有营养土的塑料穴盘或育苗袋中, 并置于具有防虫网(适宜目数为40~60目) 隔离 条件下的温室或网室内,经过水肥精细管理,培育成可供大田定植的果蔗植株种苗。 3.3 种茎 seedcane 果蔗顶端生长点以下带有健康、可萌发芽的蔗茎或蔗茎段, 可作为大田生产种植用的果蔗种苗(简 称蔗种)。 3.4 遗传变异株 abnormal plantlet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果蔗植株的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其形态或DNA指纹图谱表现出有别于原品种特 征的植株。 2 DB35/T 1993—2021 3.5 目标有害生物 targeted pests 为害果蔗种苗的目标病原(病毒和细菌)、病原真菌和昆虫。 4 种苗脱毒与繁殖 4.1 无目标病原苗的获得 4.1.1 茎尖培养脱毒苗 按照NY/T 2724和NY/T 3172的规定, 经茎尖培养方法获得无目标病原的瓶苗、无琼脂苗和穴盘苗等。 4.1.2 腋芽培养脱毒苗 蔗茎取回并清洗后, 在52 ℃热水处理30 min(内含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然后在38 ℃~ 42 ℃温度下催芽6 d~10 d后,取腋芽的茎尖培养、繁殖成苗。 4.1.3 无毒苗圃组培苗 采用经检测不携带目标病原的种苗,在隔离网室的环境下长成的植株。 4.2 脱毒种苗繁殖与管理 4.2.1 繁殖基地选择 原种、基础种繁殖基地选择排灌方便、水旱轮作、自然隔离条件较好的基地。生产用种繁殖选择在 有一定灌溉条件和隔离条件的繁育基地。 4.2.2 田间病原控制 无目标病原的脱毒种苗在6~9个月生长期间做好病虫害防治。在果蔗生长各生育期和采收前进行田 间巡查,发现有目标病原和其它病原侵染的病株及时清除。 5 质量要求 5.1 整体要求 种苗植株健壮、完整,叶色正常、根系发达,无污染、无病虫为害,无遗传变异。 5.2 脱毒瓶苗 按照NY/T 1796和NY/T 2724的规定,要求根系有分叉,有主根及侧根,叶色浅绿,生长正常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