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克尔弗兰德斯》中的命运
《摩尔弗兰德斯》是172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由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布鲁福出版。该书以年逾古稀的摩尔·弗兰德斯本人为其坎坷经历的叙说者,描写了一位纯真、美丽、聪明的少女,由于环境所迫,一步步坠入罪恶深渊。最终,步她母亲的后尘,被投入新门监狱。在狱中,由于能够悔罪,被从轻判刑,发配到北美。她带去多年积攒的不义之财,买地购奴,又继承了母亲的一个种植园,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摩尔·弗兰德斯出生在新门1,由于是一个被流放罪犯的女儿,她命中似乎注定要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孩童时代,她曾幻想长大以后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然而,就是这样简单而朴实的梦想却被冷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在故事中,她历数自己犯下的种种罪行:“我这四十年的生命历程交织着邪恶、卖淫、通奸、乱伦、撒谎和盗窃,一句话,从十八岁起一直到六十岁,除去谋杀和叛国,我什么坏事都做尽了”2。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摩尔之所以决意要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众,是要“教诲、提醒、警告和促进”2每一位读者;而作为本书的作者,笛福也意欲“将此书介绍给读者,使其每每有可借鉴之处,……且有美德可讨学”2。笛福甚至在书名的副标题中,将摩尔的一生概括为“活着诚实,死时悔过”。但是,这一评价与故事本身的发展似乎有相悖之处。
摩尔完全是以一个改过者自居的,但是读者是否认可?事实上,有关她悔过的真实性众说不一,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观点是认可摩尔的悔过。R.S.Johnson对这部小说大为称赞,他说,“这本小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它向读者提供了一种行为模式”3。Hammond认为,“摩尔本质不坏,只不过是误入歧途,而且她的狱中悔过是真诚的”4。然而他又补充道,“值得提醒我们自己的是,笛福在故事的结尾处不得不让摩尔悔过自新,否则,他将面临众人的指责,称摩尔不过是集罪恶与淫荡的一览表”4。这似乎在批判笛福费尽心机,只是为了道德的缘故而使其作品道德化。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摩尔的悔过是虚假的,“作为一个人物,摩尔本性无耻,因而其最后的悔过谬不可信,矫揉造作”4。这一观点似乎走向一个极端,落入了“贼的儿子永远是贼”的庸俗圈套。按照这一逻辑,摩尔是罪犯之女,则必是罪犯,也就毫无悔过可言。
笛福让笔下的摩尔出生在新门,六十年之后又让她戴罪重返新门,正如摩尔的回忆,“在这个地方,我的母亲遭受非常不幸;在这个地方,我被带到人世间;在这个地方,我除了于声名狼藉中死去,不敢盼求什么赎罪。总之,这是一个候我已久,而我则算尽机关、逃之夭夭的地方。”2当摩尔的人生轨迹折回到她的出生地时,笛福并不满足于在此给她的余生划上句号。相反,他通过描述摩尔的狱中悔过、北美流放和晚年幸福使得故事更加离奇,也愈发背离了作品的初衷。
权且假定摩尔在狱中进行了真诚的悔罪,但她是否就此洗心革面了呢?显然没有。因为她的北美之行仍然充斥着罪恶。
摩尔从恶四十年,在最后一次行窃时不慎被捕,锒铛入狱。在狱中,由于能够认罪服法,被从轻判刑,流放到北美。然而,“一旦她从新门获释,便没了悔改的踪影”5。在起程去北美之前,摩尔如此悉数其多年积攒下的不义之财:“我们(摩尔和她的不合法丈夫,杰米Jemy)两个人的钱加起来总共有三百五拾四镑,但这两项都是不义之财,像这样将不义之财合起来共同生活的事情,是旷世少有的。……我有大约七八百金镑存放在银行里,……还留了三百金镑在她(保姆)手里。……此外,还有几件很值钱的东西,尤其是两只金表,几件器皿,几只戒指———这些都是偷来的东西。器皿、戒指、金表和金钱一起放在箱子里。带了这笔钱物,我这个六十岁的人,出发到一个新世界去”2。由于有钱,摩尔去弗吉尼亚的旅程格外舒适。通过贿赂船长,摩尔和杰米轻而易举地享受自由,吃喝不愁。为此,船长索要了六千磅的烟草,而且还得到了二十个金币作为礼物。同样是用了这笔不义之财,摩尔和杰米在弗吉尼亚开垦园田、购买奴隶,从而积累财富,过上了幸福生活。不难看出,摩尔所谓的幸福完全是基于其多年攫取的沾满了罪恶的钱财。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当她只身去探望多年未见的儿子哈姆菲(Humphy)时,带去了一只金表作为礼物。她说,“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我希望他常常为我的缘故而吻这只表。我的确没有告诉他这是我在伦敦的一个会场上从一位太太那里偷来的”2。在摩尔看来,即使是多年未见的母子,其血脉亲情也不过值一块罪恶的金表罢了。这正验证了她奉若神明的一句话:“金钱是德,金子为命”2。
摩尔也是说谎的行家。她第一次去看望哈姆菲时,知道自己的丈夫还活着,又为了继承母亲的一笔财产,便故意隐瞒了与杰米的非法婚姻。过了一段时间,得知丈夫死后,她有意对哈姆菲说,她“打算就近嫁给一位有垦殖地的绅士”2。又过了不久,她让哈姆菲知道她和杰米‘结婚’了。当用她存放在英国的不义之财购买的货从英国运到时,她骗儿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