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13 精卫填海(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帝、曰”等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教学重点)
4. 能说出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与同学交流。(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Ⅰ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
预设:无边无际、一望无际、波澜壮阔……
2. 课件出示精卫鸟图。
教师讲述:在东海上空,有这样一只小鸟,它羽翼鲜艳,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还有一双红色的脚。它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这片大海填平。
3. 课件出示精卫填海的图片。
思考:看了这只小鸟,你想问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吗?
预设1:大海如此辽阔,一只小小的鸟怎能把它填平呢?
预设2:它为什么要填平大海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4.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故事。(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和提问,引导学生感受大海和小鸟之间力量的悬殊,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把学生带进神话文本,激发其阅读神话故事的强烈欲望。
Ⅱ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教师巡视指导。
(1)指名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少”。
课件出示:shào :少女 少年 年少 少将 少爷
shǎo :少数 很少 多少 少量
少(shào)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shào)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指导识记“溺”。
① 提示:“溺”读“nì”。
② 怎样记住这个字?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氵+弱=溺。
引导:“溺” 是什么意思?可以组哪些词?
“溺”的意思是“淹没”。组词:溺水、沉溺、溺爱。
3. 男生、女生比赛朗读。
4. 引导学生读出停顿。
(1)学生自读,判断出停顿。
(2)课件出示朗读停顿:
炎帝之/ 少女,名曰/ 女娃。女娃/ 游于东海,溺/ 而不返,故为/ 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 堙于/ 东海。
(3)教师示范朗读。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形成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语感,为后面了解故事的内容、讲述故事做好铺垫。
Ⅲ 疏通文意,写好生字
1.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
(1)引导:请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① 提问:“之”“曰”分别是什么意思?(的)(叫)
② 指导书写:注意“曰”和“日”的区别,“曰”字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的短横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
③“少女”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现在是什么意思?
“少女”在本文中是“小女儿”的意思,现在一般是指“少年女子”。
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首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身份。
课件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①“于”“返”是什么意思?
1:古人说话的语序和现代人说话的语序有些区别,“女娃游于东海”用现在的语序应该怎么说?(女娃于东海游)“于”的意思是“在”。
2:“返”的意思是“返回”。
②“为”怎么解释?(成为、变成)
③ 指导书写:“溺”字左边要窄一些;“返”字要先写“反”,再写“辶”,最后一笔捺是平捺。
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化为精卫鸟)
这是课文第二句的前半部分,交代了填海的起因。(板书: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课件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① 提问:谁能用动作表演“衔”?(学生上台表演)
② 指导书写:“衔”书写时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得紧凑一些,特别是中间的“钅”尽量写得纤长些。
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这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写了精卫常常衔木石以填海,想把东海填平。(板书:湮于东海)
2.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文大意。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古今语言的比较、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义、疏通文意,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Ⅳ 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1. 想象女娃游玩的心情以及东海的景象。
(1)课件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2)引导:“女娃游于东海”,心情如何?(快乐、开心)此时,她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波澜壮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试卷.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测试卷.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试卷.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测试卷.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测试卷.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试卷.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2课 盘古开天地 课堂实录.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3课 精卫填海 说课稿.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普罗米修斯 教案.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普罗米修斯 说课稿.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4课 普罗米修斯 课堂实录.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女娲补天 教案.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女娲补天 说课稿.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女娲补天 课堂实录.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6课 麻雀 教案.docx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6课 麻雀 课堂实录.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