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睡觉原理: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头东脚西.docVIP

古人睡觉原理: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头东脚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睡觉原理: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头东脚西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周末是难得的休闲时光,不少人在前一天晚上熬夜玩游戏,然后第二天睡个懒觉,以“补偿”一周的困顿。有的球迷为了看世界杯直播,甚至连续多日熬夜。这在古人看来应该是不可想象的吧!在中国古代,睡觉不仅是休息,还是一种养生;不仅是一种境界,还是一门学问…… 亥时入眠五更起最益养生 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已总结出了一套“睡觉原理”。 《黄帝内经·素问篇》可以说是古人睡觉的“指导性文件”,里面细谈了睡法和睡觉的重要性,其中的《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上床睡觉的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时而动:春夏两季,应“夜卧早起”,秋季则要“早卧早起”,冬季宜“早卧晚起”。这一套“睡觉原理”,即使在生活节奏很快的现代,也不失参考价值。 秦汉时期,人们更加重视睡觉。1972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医书《十问》,就披露了时人对睡觉的认识:“一昔不卧,百日不复。” 那么,古人晚上几点上床睡觉?笼统说来是八个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具体说来,则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点至23点。 古人认为,上床时间最晚不宜过夜半的子时,即23点至次日凌晨1点。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中即称:“夜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熬夜读书将严重透支健康。 对于起床时间,古人则崇尚“早起”。据宋代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宋太宗保持着良好的睡眠习惯,“深夜就寝,五鼓而起”。需要上早朝的臣僚们起床时间更早,所以才有“朝臣待漏五更寒”的痛苦。这可是现在的凌晨3点到5点。 作为一位会睡觉的高人,宋代文人苏东坡就曾与同为文人的李廌聊过睡觉之妙。李廌在《师友谈记》中记下这番高论,题为“东坡言寝寐得三昧”。 苏东坡睡觉有个怪癖,哪怕床有一点不稳,他都睡不着,一定要安排稳当。正式开始睡觉时则“瞑目听息”,“不可少有蠕动”,他说这样做是“务在定心胜之”。 不过,苏东坡虽然也每天“五更初起”,但并不是立即投入工作和学习,而是梳头洗脸一番,穿戴整齐后,再找一张干净的榻闭眼躺一会儿,称作“假寐”。对于这样的回笼觉,苏东坡深得其妙,称“数刻之味,其美无涯;通夕之味,殆非可比”。 “卧如弓”睡眠质量高 从古人所留的笔记来看,宋代人是最会睡觉的,还“睡”出了不少理论,这或许与北宋的时局有关。宋代在睡觉上比苏东坡还要讲究的,是一个叫陈抟的著名思想家,他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人称“陈抟老祖”。 陈抟不仅讲究“睡品”,还睡出了境界。他早年“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宋太宗赵光义久闻其名,曾派人到其隐居地华山,请其出山。据传,宋太宗给陈抟作诗称:“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可陈抟回应:“轩冕浮云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 其实,陈抟已不是单纯的睡觉,而是把睡觉当成了一种修身和养生手段,他也因此活了118岁。 认为睡觉姿势不好便不利于健康 人类睡觉的姿势主要有仰卧、俯卧、侧卧三种,哪种好?古人有个7字评价:“侧龙卧虎仰瘫尸。”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曾推出22字《睡诀》:“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儒家圣人孔子也在《论语·乡党》中说,“寝不尸,居不客”,意思是睡觉不要像死尸那样躺着,居家时不要像作客那么拘束。可能是受孔子观点的影响,古人睡觉时最忌讳“挺尸”,提倡“睡不厌屈,觉不厌伸”。 为何古人认为侧卧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是这样说的:“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这个观点也为中国道家所崇尚。 托名陈抟的《希夷安睡诀》还具体记述了这样一种侧卧之法:“左侧卧,则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按照这种睡法,身体恰呈半月状,正好是“卧如弓”。 华山上睡仙陈抟的雕像正是“睡如弓”。 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人称“希夷老祖”。宋代道教大师活了118岁,对睡眠的见解同样独到。 再进一步说,身体侧向哪个方向也有讲究。古人认为,侧卧以向右为佳,有人甚至称这是“吉祥睡”。现代医学也证明这是科学、合理的,因为从生理解剖位置来看,这种睡法心脏位置会向右,肝脏则位于右胁部,胃肠的开口全在右侧,有助于减轻心脏压力。 “头东脚西”睡眠效果最好? 在寻找到最佳睡姿的同时,古人还在睡觉的朝向上进行了探索。不过,到底头朝哪睡比较好,并没有像最佳睡姿选择上那么统一。 有权威的《礼记·玉藻》要求“恒东首”,即一年四季均头向东睡。据说是日出东方。“恒东首”是“面生气而卧”于人体有益。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睡觉朝向应因时而变,以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为代表,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意思是,春夏两季,睡觉时宜头朝东,脚朝西;秋冬两季刚好相反,宜头朝西、脚向东。 这种“东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